时间:2020-03-17 07:02:10
1、单选题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紫外线区部分
B.可见光区部分
C.红外线区部分
D.三种辐射能量均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终年干燥,其气候类型可能是?气候。
(2)以上气类候型在南美洲分布的特点是 。
(3)近地面逆温层常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至日出前后最厚,试简要说明原因: 。
(4)此地附近有座高山,山顶有皑皑白雪。这座高山的海拔高度估计至少在 m以上。
(5)在图上适当位置用斜线绘出臭氧层。如何避免两极地区臭氧层遭受进一步破坏 。
(6)南极地区无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范围达最大面积时,下列同期图示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1)热带沙漠?(2)南北狭长分布?(3)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散热快,至日出前后地温降至最低,近地面气温亦降低而成?(4)5000?(5)图略?减少氟氯烃的使用,积极推广使用无公害制冷剂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重要措施(6)①②
本题解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对流层的厚度得出该地位于低纬度,因而该纬度范围里的终年干燥的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 (2)该气候类型在南美受地形和洋流影响,呈南北狭长分布。安第斯山的阻挡使之不能向东扩展,秘鲁寒流使之南北延伸。 (3)逆温是指在对流层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或不发生变化的现象。形成逆温的原因有多种,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解释辐射逆温的形成机理。晴朗的夜晚,地面因大气逆辐射弱而散热快,至日出前后,地面温度降至最低,受其影响近地面气温也降低而成。(4)附近山顶有积雪,说明温度在0℃以下,又因逆温层顶为24℃,据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得出逆温层顶至山顶的高度至少为24/6×1000=4000(米),然后加上逆温层的厚度1000米,是整个山的海拔高度。 (5)本题考查臭氧层出现的高度范围和绘图技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臭氧在22~27km处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减少氟氯烃的使用,积极推广使用无公害制冷剂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重要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即可作答。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箭头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摩擦力,它不影响风速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示a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c与风向相垂直,为地转偏向力,且面对风向向右偏,故①④正确。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风的三个力的基本特征和对风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