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01:02
1、单选题 日本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板块运动导致地震多发。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震。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造成这次日本地震的板块运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向西移动
B.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向西移动
C.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向东移动
D.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向东移动
小题2:准确了解板块移动状况,主要应用以下哪种技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小题1: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一侧,向东与太平洋板块碰撞隆起而形成;
小题2:根据板块的定位可以判断板块的移动,故应应用GPS技术。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材料二:科罗拉多谷某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
材料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
?
(1)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分析说明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描述峡谷内某地的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地区于20世纪30年代修建了胡佛水坝,试分析修建胡佛水坝遇到的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沉积岩; 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
(2)气候特点:夏季凉爽多雨、冬季温和干燥;降水总量较少。
成因:夏季凉爽是因为海拔高;冬季较为温和是因为纬度较低。
受东、西两侧的地形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
(3)?困难: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困难;生态环境脆弱,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交通不变,修筑难度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影响是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增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新西兰及周边海域等高(深)线地形图,右图为新西兰南岛经济分布图。
材料二:下表为新西兰两地的气候资料。
材料三:由于城市灯光和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现代城市很难看到布满星星的美丽夜空。新西兰南岛小镇特卡波,滨临冰川湖泊,气候环境干燥稳定,常住居民300多人,入夜后原居民严格管理灯光的使用,将黑暗留给自然。2012年6月,特卡波小镇所在的盆地通过认证成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
(1)举例说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8分)
(2)新西兰南岛比北岛多冰川分布,说明其原因。(6分)
(3)指出布拉夫镇的工业结构特点,简析其发展该工业的优势条件。(8分)
(4)说明特卡波小镇所在的盆地成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岩浆活动;火山或地热分布;地壳运动或板块运动;断层带或深海沟。(每要点2分,共8分)
(2)原因:南岛纬度较高,气温低;西风控制时间长,降雪大,冰川面积大;海拔高的山地地形比重大,多雪峰;(每要点2分,共6分)
(3)以重工业为主(2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与水电能源资源丰富;濒临海洋,交通便利;地处新西兰南端,受中纬西风影响,污染物对本土环境影响少。(每要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4)该地处中纬西风的背风坡,晴天多(气候环境干燥稳定)能见度好(2分);该地以农业为主(以放牧业为主)大气污染少(2分);小镇远离城市(居民严格的灯光管理),光污染少(2分)。(从气候、产业结构、环境三个角度合理作答,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图中内力作用的表现有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形成断层带或深海沟;岩浆活动具体表现为火山或地热的分布。
(2)影响冰川分布的因素有气温、降水量、地形等。根据表格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分析:新西兰南岛纬度较高,气温低;西风控制时间长,降雪大,冰川面积大;海拔高的山地地形比重大,多雪峰。所以南岛比北岛多冰川分布。
(3)根据图示布拉夫镇的主要工业部门为有色金属冶炼业,属于重工业。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布拉夫镇附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与水电能源资源丰富;濒临海洋,交通便利;地处新西兰南端,受中纬西风影响,污染物对本土环境影响少。
(4)根据材料叙述:“气候环境干燥稳定,常住居民300多人,入夜后原居民严格管理灯光的使用”,该地地处中纬西风的背风坡,晴天多,能见度好;人口较少,农业为主,大气污染少;小镇远离城市,居民严格的灯光管理,光污染少。所以可以观察到布满星星的美丽夜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四幅地理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在外力作用类型中,属于同一类的是2.四幅图中与华北平原在形成机制上相同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1.根据图示地貌特征判断,①表示火山口,为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②为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属于流水侵蚀地貌;③为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④表示冰川侵蚀地貌,故②④都属于外力侵蚀地貌。
2.华北平原是由于流水在河流下游沉积而形成的地貌,与③同属于沉积作用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