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00:14
1、综合题 材料一:?新几内亚岛是仅次于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死火山。铜是岛上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和沿海低地,生产咖啡、椰子、可可、香蕉、茶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地形图
材料三:新几内亚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风向季节性变换、海拔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各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很大。下表是该岛重要港口城市莱城的气候资料。
(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 气温 | 27.4 | 27.5 | 27.3 | 26.6 | 26.2 | 25.4 | 24.8 | 24.9 | 25.4 | 26.2 | 26.7 | 27.1 | 26.3 |
| 降水 | 252 | 243 | 330 | 420 | 387 | 414 | 538 | 542 | 415 | 320 | 326 | 351 | 4538 |
参考答案:
(1)地形分布状况:中部高大山脉由西北—东南斜贯全岛(2分);北部是海岸山脉(或丘陵、低山)和(狭窄的)沿海平原(2分);南部是平原面积大(沼泽广布)(2分)。
地势特征: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2分);?山高坡陡(或地势高差悬殊)(2分)。
金属矿产丰富原因: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或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边界)(2分);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剧烈(2分);
(2)降水特征:年降水量多(年雨量多达4538mm)(2分);(各月降水均很丰富,)冬半季(或4-9月)降水多于夏半季(或10月-次年3月);(2分)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对流雨),终年降水丰富(2分)。冬半季(或4-9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岛盛行东南风,)莱城地处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夏半季(或10月-次年3月),(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左偏形成西北风,)莱城地处西北风的背风坡,(2分),故降水少于冬半季(或4-9月)。
(3)地形平坦,且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易于耕作(2分);?河流的沉积作用强,土层深厚(2分);
多由火山灰上发育的土壤,土壤肥沃(2分)。(注:如没有展开分析,每点只得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该地区中部等高线密集,海拔较高,多高大山脉;北部地势坡度较大,多低山丘陵,南部地势低平,多沼泽。金属矿产的形成多与内力作用有关,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中形成。该岛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从材料中可知,该岛分布有很多火山,岩浆活动剧烈,所以多金属矿产。
(2)从表中资料看出,莱城全年降水量丰富,其中4—9月份降水偏多,10月—次年3月份偏少。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该地在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多;4—9月份(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夏半年。
(3)因为该地区降水量大,发展农业易发生涝灾。从地形的角度,农业生产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区既可以有平坦的土地,又可以因其有坡度而达到排水的目的;从土壤的角度,山间河谷因为河流的沉积作用,土层较厚,土壤肥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三幅等温线图和一幅等压线图,表示北半球7月份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是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海洋温度高,是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B是南半球等温线分布,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海洋温度低,是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C是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海洋温度低,是北半球的夏季(7月份);D是等压线分布图,陆地是高气压,海洋是低气压,是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符合题意的是C。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干燥度是指潜在蒸发量(一时段内植物的蒸腾与土面蒸发之和)与降水量之比。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一年内不同时段的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省区干燥度分布的正确表述是?
A.与等高线分布有密切的关系
B.大体由南向北递增
C.由内陆向沿海依次递减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段③地干煤度较①地大
B.b时段③地干燥度较②地大
C.a时段当地为夏季
D.b时段黄河正值汛期
小题3:最有利于该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是?
A.引黄济青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
C.引滦入津工程
D.趵突泉恢复工程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题。
1.导致图中L地与Q处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E.M海区属于印度洋
F.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G.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
H.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该地为巴勒斯坦地区,西部属于地中海气候。L地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R位于谷地中,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2.结合上题结论,M为地中海,属于大西洋,A错误;Q湖为死海,是世界上陆地最低点,世界最深的湖泊为贝加尔湖,B错误;该区域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错误;油橄榄是地中海气候区的主要作物之一,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和掌握世界区域低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降水量的分布特征,从洋流、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间,以
小时为单位。读“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成都和昆明的日照对数分别约为多少?
(2)试分析昆明与贵阳的日照时数差异及其原因。
(3)我国西北地区的日照时数比东南部?,西北地区应如何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参考答案:
(1)1200小时2400小时
(2)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得多。原因:贵阳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气,而昆明多晴天,所以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
(3)长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植物光合作用强,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所以西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瓜、果等特色农业。
本题解析: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理解日照时数的概念,并结合天气、气候因素分析年日照时数的分布特征,思考其地区差异的原因。第(1)题,成都和昆明的数据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出。第(2)、(3)题,昆明比贵阳日照时数长得多的原因可以从降水多少(或天气状况)来解释,并由此可判断出我国西北地区的日照时数长短及农业发展的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