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58:28
1、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桥梁附近的河面水位海拔可能为( )
A.160米
B.260米
C.210米
D.310米
【小题2】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最接近( )
A.360米
B.310米
C.410米
D.560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山顶等高线为580m,等高距为100m,可知离山顶较近等高线值为500m,往外围依次为400、300.而河流发源于山谷地带,故河流两侧等高线值均为300m,桥梁在瀑布的下方,瀑布的落差为72米,由此可推断瀑布底部海拔在200m-228m,故桥梁附近河面水位海拔取值为200m-228m,故与之符合的为C。
【小题2】图中海拔最高的地方为580m,而海拔最低的地方位于桥梁处,其海拔为200m-228m,故该区域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280m,380m),故图示区域最大高差接近380m,故与之相符为A。
考点:等高线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8分)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对其所在地区进行野外综合考察,下面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河中,流速较快的一条的流向为 。a、b两地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2分)
(2)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2分)
(3)该小组同学在山上玩“躲猫猫”游戏,有两位同学分别站在a、c两地,如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阻挡,请问上述两位同学能否看见站在d处的同学?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自西北流向东南、 400米<H<800米
(2)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中部高、南北低
(3)a处看不到,因为a、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
c处能看到,因为d、c之间是鞍部(低谷),不会阻挡视线
本题解析:
(1)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甲、乙两条河流中,乙处的等高线更稀疏,而甲处的等高线更密集,所以甲处的河流流速更快,而流向中自西北流向东南;由图上等高线可以看出,a是位于200米-400米之间,b的海拔范围是800-10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大于400米,但小于800米.
(2)从该区域的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地的等高线达到1200米以上,且等高线之间交密集,所以这里的地形是以山地为主,而且中间高,四周低.
(3)a处看不到,因为这里所处的海拔低,视线受到了阻挡,c处能看到,因为与d之间是一个低洼的鞍部.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1)图中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2)E城为重化学工业城市,该城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
此山区要建一疗养院,甲、乙两地选址,以 较好,理由是
(3)A、B两座山顶之间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缆车从B山顶到A山顶需约 分钟。
(4)BD与BC坡度较陡的是 。
(5)画出沿FG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垂直比例尺为1:20000)。
参考答案:
(3)西风(2分)
(2)近水源、海洋交通便利(4分) 甲(2分) 甲处在上风向,受工厂污染小(4分)
(3)12(2分)
(4)BC(2分)
(5)略(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指向标即可判断出风向。
(2)读图可知,位于河流沿岸,且和海洋相连,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甲地位于上风向,空气污染小,空气质量好,适合建疗养院。
(3)测量图中AB两地的距离,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时间。
(4)读图可知BC处等高线比较密集,说明坡度较陡。
(5)画剖面图时注意,剖面线经过的地形区,起止点海拔的高低等。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中最易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瀑布形成应位于河流流经陡崖处,图示,甲处陡崖附近的等高线“凸低为高”,为山脊,故没有河流;而乙处陡崖附近的等高线“凸高为低”,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则在乙处可能形成瀑布。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判读的一般原则,进一步分析等高线对瀑布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东部的地貌过程中最明显的时间是2.西部山脉的走向为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E.南—北走向
F.东—西走向
G.西北—东南走向
H.东北—西南走向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东部地貌为河流流出山口处的冲积扇,该地位于台湾省东部,河流的汛期在夏季,沉积作用最明显。
2.西部山脉为台湾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考点:本题考查特殊等高线图的判读和区域空间定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