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3-17 06:50: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

1.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大多数地区出现逆城市化,促进了汽车工业发展有
D.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2.20 世纪 50 年代汽车产业转移至丙国,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A.不利于当地产业结构提升?B . 不利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C.有利于改善当地自然环境? D.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1:甲地为美国,其钢铁、石化等工业发达,为汽年工业提高了原料条件,社会协作条件好。汽车工业发展与劳动力数量、矿产资源、城市化水平无关。
2:丙国是日本,发展汽车工业有利于日本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国际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但对日本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小题2:乙平原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C.黑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贫瘠
小题3:丙平原现已停止荒地的开荒,其目的是加强对湿地的保护,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能大量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图示甲位于我国长白山区,降水量丰富,故河流流量大,且地形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该地区以山地为主,降水量丰富,故自然植被为森林,为我国主要的林区。
小题2:图示乙为我国的松嫩平原,由于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重利用,少养护”,而导致了黑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小题3:消纳“一切”污染,显然错误;②错误;湿地不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③错误。故选C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并结合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本题还可结合图示的等值线的分布设计相关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题。

小题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小题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B.河流水量更大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小题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地面沉降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沙漠、季节性河流等相关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南部一带,图示区域城镇都分布在山麓地区,这里虽然降水稀少,但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为其生存提供了水源。故水资源的分布及数量不仅影响了城镇的分布,还直接影响了城镇的规模大小。故选B
小题2:从图中的古城遗址与当代城镇相比,出现了现代城镇明显向河流的上游迁移的特点。原因可能与人口数量的增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的增大,上游过度用水,下游因断流而无水可用,人们不得不向河流上游迁移。故选A
小题3:在这干旱地区的城镇本身面临自然缺水状态下的风沙的严重威胁,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更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这里降水和自然植被稀少,不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森林破坏的问题,故选D
点评:本组题需要考生在区域定位清楚的基础上,掌握西北内陆地区的最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从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去理解自然环境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C山脉地理事物两条分界线。
(2)填出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水利枢纽④________;山脉F________。
(3)分析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
(4)简要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河北省现山西省分界线;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线;东部地带与中部地带分界线
(2)小浪底?贺兰山
(3)自然原因: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没有支流流入;
人为原因: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4)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多春旱(或旱涝),水资源缺乏;土壤多盐碱地,多风沙。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 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 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