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3-17 06:49: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下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
C.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
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近日点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赤交角逐步加大
B.南半球白昼范围逐步减小
C.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加大
D.热带范围逐步加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A正确。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南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B.C.D错 。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A错。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长,B错。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C正确。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远日点,D错。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黄赤交角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A错。南半球白昼范围逐步减小,B正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减小,C错。热带范围不会变化,D错。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自北半球夏至到冬至,地球的公转速度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变慢再变快
D.先变快再变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在远日点(7月初)达最快,在近日点(1月初)为最慢,当地球公转从夏至日到冬至日时,经过了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故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下面两幅岛屿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乙岛位于甲岛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小题2】关于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岛的面积大于乙岛
B.甲岛南端的自转线速度小于乙岛南端
C.甲岛的热带范围小于乙岛
D.甲、乙两岛均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和岛的轮廓,甲岛位于北回归线,120°E附近,为台湾岛;乙岛位于南回归线,50°E附近,为马达加斯加岛,乙岛位于甲岛西南,选B。
【小题2】甲图和乙图图幅相同,但甲图纬度间隔小,南北距离小,比例尺大,实地面积小于乙图,热带范围小于乙岛,故A错,C对,甲岛南段纬度低于23°26′,乙岛南端高于23°26′,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所以甲岛南端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岛南端,B错。两地均位于东半球,低纬度,D错。
考点:地图方向,比例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1年11月28日上午10时(当地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开,会议计划为期12天。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
A.28日18时
B.28日4时
C.28日16时
D.27日23时
【小题2】图中A、B、C、D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会开幕那天,有关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   )
A.E处,南半球    B.F处,南半球
C.E处,北半球    D.H处,南半球
【小题3】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镇江正午太阳高度接近一年中最小值,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B.德班正午的树木影子朝南
C.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
D.南极处于极夜期间
【小题4】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的是(   )
①燃烧矿物燃料   ②太阳活动   ③毁林   ④焚烧秸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1、德班位于30°E经线附近,因此当地时间采用东二区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东二区早六小时。当德班b为11月28日10点时,北京时间为11月28日16时。故选C。
【小题2】图2为二分二至日图,A为夏至,B为春分,C为秋分,D为冬至。因此大会开幕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选A。
【小题3】大会期间为11月28日至12月10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不断南移。因此北半球的镇江昼长继续变短,夜长继续变长。A错。德班位于30°S,正午太阳位于当地正北方位,正午树影全年朝南。B正确。此时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南极处于极昼时期。C、D错误。
【小题4】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砍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等,向大气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故D正确。
考点: 区时计算、地球的公转运动、全球变暖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6分)下面为我国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排列次序已打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气温曲线图对应城市名称为?,G降水柱状图对应城市名称为?。(4分)
(2)试分析四城市中A城市其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原因。(6分)
(3)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名称),说明四城市降水月份分配的显著异同点。(6分)


参考答案:
(1) 武汉(2分)?北京(2分)
(2)冬季,纬度高,白昼短,太阳辐射量小,又紧临冬季风源地,气温较低(4分)
夏季,虽然纬度较高,但白昼较长,气温较高(2分)
(3)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2分)?同点:均冬季少雨,夏季多雨(2分)
差异:广州的降水量有两个多雨期,5、6月份的锋面雨和8、9月的台风雨;武汉6月份多雨(梅雨);北京、哈尔滨7、8月份多雨(锋面雨)(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AB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下,判断位于北方地区;CD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故判断位于南方地区。结合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越往北,冬季气温越低;结合各地的降水分布差异,越往南,雨季越长,越往北,雨季越短,故判断B气温曲线图对应城市名称为武汉,G降水柱状图对应城市名称为北京。
第(2)题,结合图示,越往北,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主要分析其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的形成原因。
第(3)题,降水量的多寡主要结合各地的降水分布差异,越往南,雨季越长,越往北,雨季越短,故降水总量也呈由南到北递减的趋势。四地位于季风区均冬季少雨,夏季多雨。但由于四地的地理位置存在差异所以广州存在两个多雨期,5、6月份的锋面雨和8、9月的台风雨;武汉6月份多雨(梅雨);北京、哈尔滨夏季7、8月份多雨(锋面雨)。
点评:本题结合我国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考查我国的气候特征。我国疆域广阔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导致各地气候的也存在差异。解答时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