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47:56
1、单选题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2.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3.根据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得出的结论为
A.加拿大
B.埃及
C.美国
D.印度
E.孟加拉国
F.荷兰
G.美国
H.加拿大
I.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
G.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
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较小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应用能力(世界重要的国家)。
1.地广人稀则人口的算术密度较小;但耕地资源少,则人口的生理密度大。故埃及符合。
2.通过数学分析:人口生理密度/人口算术密度>1/2,即说明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2以上。
3.由于中国的人口生理密度大于印度,说明我国的人口压力大于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下图),回答54-55题。?
1.下列关于各地区人口流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下列关于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
B.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C.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
D.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
E.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F.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G.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H.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城市各方面的交流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中部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造成了人才流失;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能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图为2010年1月12日~2月12日海地人口迁移路线和数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海地人迁移路线和数量示意图1.该时段内影响图中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2.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成为海地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其主要原因是美国
A.国家政策
B.国内战争
C.自然灾害
D.开发国外资源
E.政治稳定
F.经济发达
G.地广人稀
H.气候温和湿润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2010 年 1 月,海地发生强烈地震,地震是这段时间内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地震属自然灾害。
2.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的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为材料,要求学生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题。
1.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2.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生物多样性
B.①为生物多样性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石漠化面积
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 ②为石漠化面积 ③为生物多样性
D.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生物多样性 ③为环境人口容量
E.地形崎岖
F.降水丰富
G.喀斯特地貌广布
H.人类不合理活动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故石漠化面积不断上升,故判断①为石漠化面积;而随着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故③为生物多样性;该区域初期资源的开发而是人口环境容量扩大,但当资源的大量开发导致环境恶化,则人口环境容量随之下降,故②反映人口环境容量。
2.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石灰岩广布,坡度大土层薄,人类不合理利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图示可知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通过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形成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的一般思维和区域开发的一般思维。本题还可以结合当地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气候特征等方法设计。
石漠化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地表物质、植被)和人为原因(长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缓解了人地矛盾?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E.①②
F.①③
G.②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地矛盾;人口迁入城市,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迁入城市,主要还是从事城市原有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人口迁入城市,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人口密度也会变大,给城市带来压力。
2. A选项,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B选项,图中迁入人口当中,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婚育年龄女性偏多,可能产生婚育方面的问题。C选项,本地人口数量未知,无法判断。D选项,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