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45:06
1、综合题 读地球绕日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到______。(填数字)(2分)
(2)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填数字)(2分)
(3)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______到______。(填数字)(2分)
(4)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从_______到______。(填数字)(2分)
(5)当地球到达④位置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 _。
此时上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2分)
参考答案:
(1)① ③(2分)
(2)④ ① (2分)
(3)③ ④(2分)
(4) ④ ②(2分)
(5)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1分) 昼短夜长(1分)
本题解析:
(1)据图可知①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②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③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④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为春分日至秋分日(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时段。
(2)北半球夜长于昼,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的时段,昼逐日增加,太阳直射点应从南回归线向赤道运动,即从冬至日到春分日(12月22日前后至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
(3)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太阳直射点应该从赤道一直向南移动,即从秋分日到冬至日(9月23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
(4)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太阳直射点应该从南回归线一直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即从冬至日到夏至日(12月22日前后至第二年的6月22日前后).
(5)④的位置是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也是太阳直射点所能到达的最南位置,所以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上虞位于浙江绍兴市,所以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上图中A、B、C、D代表的节气名称和大致日期:
A—— 日, 月 日。 B—— 日, 月 日。
C—— 日, 月 日。 D—— 日, 月 日。
(2)北半球昼长最长的一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点。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的的一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点。
参考答案:10分、(1)写出上图中A、B、C、D代表的节气名称和大致日期:
A—— 春分 日, 3 月 21 日。
B—— 夏至 日,6 月 22日。
C—— 秋分 日, 9 月 23 日。
D—— 冬至 日,12 月 22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i透明的球体,因此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般,这是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点: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
B.在北回归线上
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7月初地球经过绕日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间为7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南并朝南移动。故选C
考点: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的经度是( )
A.东经135°
B.东经120°
C.东经105°
D.东经115°
【小题2】该地日出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
A.6月21日9时
B.6月21日18时
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18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可知,当地方时为12时,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结合题干可知,当北京时间13时时,某地的地方时为12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知所求经线的地方时=已知经线的地方时±经度差÷15°(东+西-);画图求解,可得所求经线为东经105°,故选项C正确。
【小题2】由题干可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是22日6时;根据区时计算公式可知,所求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西-),所以该地日出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22日6时-(8+4)=21日18时,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