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44:45
1、单选题 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向,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回归线,故B正确。
考点: 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下图,OA、OB为不同经线,假设此日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纬度值为X°,A点纬度为Y°,且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为( )
A.(X-Y)°
B.(90-Y)°
C.2(X-Y)°
D.(180-X-Y)°
【小题2】若X值逐渐增大,则北半球( )
A.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B.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C.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D.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 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所以图示为南半球,O为南极点。此日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纬度值为X°,所以直射点纬度为(90- X)°S,直射点与A同位于南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纬度差是Y°-(90- X)°,所以H=(180-X-Y)°,D对。
【小题2】若X值逐渐增大,说明南极地区极昼范围在缩小,北极地区极夜范围在缩小,还没有极昼现象,A、B、D错。C对。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极昼极夜现象及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23.5°N的昼与夜等长时,说明正值什么时期
A.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B.太阳直射在23.5°N
C.冬至日
D.春分日或秋分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断。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当23.5°N的昼与夜等长时,说明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底部放土的具有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图,L为晨昏线,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θ角减小时,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有( )
A.孟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悉尼的昼逐渐缩短
B.北极地区极昼或极夜范围渐小
C.南极地区极昼或极夜范围渐大
D.黄赤交角逐渐增大或减小
【小题2】若此时铁岭正午物体影子朝北,则( )
A.柴河进入汛期
B.南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都向北弯曲
C.O点为6点,且该日的日出时间也是6时
D.密西西比河口盐度值一年中较低时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 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太阳直射赤道。当θ角减小时,即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靠近,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范围都在缩小,B正确,C错误;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D错误;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向南还是向北运动,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变化趋势无法确定,A错误。
【小题2】铁岭正午物体的影子全年都朝北,所以无法确定季节,A、B、D错误,O点位于赤道,全年都是6点日出。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