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九)

时间:2020-03-17 06:42: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提前返乡的民工主要来自于? (  )
A.国有大中型企业
B.农产品加工工业
C.高科技工业
D.中小型涉外企业
小题2:下列可以作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有? (  )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民工主要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主要是出口企业,故选D项。
小题2: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是上述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而③④明显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结合我国的区域产业发展特征、产业调整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的西大门,作为,喀什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12月30日,连接南疆8个县市的喀和铁路(如图所示)建成通车。读图完成3题。

1.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
A.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潜力巨大?
B.交通条件好
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好
2.喀和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中下游?
B.沙漠地区?
C.高山雪线附近?
D.绿洲地带
3.?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有 ①促进西部大开发?②加强我国西部边防能力 ③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④优化地方经济结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1.A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体现本国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附程度。

小题1: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已经超越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已经不再制造贸易壁垒,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
C.相比日本,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高附加值商品的比例依然过低
D.由于国家贸易形势的变化,日本不再发展“加工贸易型”的工业了
小题2: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有关的地理因素是
A.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相互促进
B.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已经超越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C.就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而言,我国已经超越日本
D.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受“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图中曲线分析,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甚至超过了日本,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较为落后,高附加值的商品比例依然很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但人均水平仍然较低,我国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的比重低于日本,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是国际金融影响较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水土流失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
B.不易决堤泛滥
C.径流量增多
D.季节变化减小
E.输沙量大
F.水库淤积严重
G.流速减慢
H.利于河流航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河流流域内的水土流失严重,则导致河流含沙量加大,带到下游,流速减缓,则泥沙淤积,故C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出发,结合水土流水对河流水文条件的影响和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综合分析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的冬天,全球经济“寒意”阵阵。各类A经贸洽谈会规模上都不同程度地缩了水,成效自然也要打不小的折扣。而带有明显“双转移”(所谓“双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无论是参展规模、参会人数,还是最为重要的签约项目,都实现了逆势飘红。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纵观“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其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原料导向型→________→________转变。(2分)
(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3分)
(4)试从产业转移接收地的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劳动力成本和低廉。(2分)
(2)劳动力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2分)
(3)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上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3分)
(4) 加快接收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水平;可能会加大环境污染程度。(任写出3点得3分)


本题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早期之所以成为国外(含台湾)企业的转移阵地之一,主要与当时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与国外相比,是比较低廉的这一因素有关。结合其产业结构演变图可知,这些年来,它经历了由原料导向型向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方向转变的过程。在近些年来,由于当地的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上升、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当地的原料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不得不向外转移,本地向技术导向型产业方向发展。纵观其产业转移的全过程,它为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水平做出了贡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当地的环境污染程度
点评:本题关键是考查考生对产业转移、区域工业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的理解,试题难度不是太大,对一般的考生来说,得分容易,得高分难,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