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34:06
1、综合题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km,预计2010年年底全线贯通。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示南北不地区可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势互补。北调的资源主要是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____工程实现;大量南运的资源是____________,主要利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A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单选题 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完成18~20题。
小题1: 南水北调首先实施该线调水方案的理由是
A.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
B.东线方案调水线最短
C.水量大、水质好
D.东线调水工程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小题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现实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
B.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缺水问题
C.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D.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其经济发展
小题3:“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对沿线地区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3、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沪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
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千米,与既有京沪铁路的走向大体并行,全线
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千米,初期运营时速300千米,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预计2010年
投入运营。
材料二?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
(1)简析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有利区位因素。
(2)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山东西部经济的发展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3)京沪高速铁路起止点是我国的两大城市群,它们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4、综合题 如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图,B地区资源丰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简要说出A、B两地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概况。
(2)如果想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3)在依据图文材料规划A、B间交通发展蓝图时,具体重点采用哪些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还是航空),产生了争议,无法抉择,请指出缺少哪些信息条件。
(4)根据图中信息,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A城市条件更具优势的地点作为港口,用“△”标在图中,并说明理由。
(5)若A为港口,简述在A、B两地之问兴建交通线路对A、 B两地及其交通沿线地区的意义。
5、单选题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图为海水西调入疆构思图,据此回答33-35题。
小题1:据图分析,“引渤入新”调水线路不经过下面哪个地形区?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河西走廊
D.塔里木盆地
小题2:有关“引渤入新”调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水沿线会加重盐碱化程度
B.可以缓解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C.可以加剧输水地区水循环
D.塔里木盆地将成为外流区
小题3:图中A、B、C三地自然带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水分和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