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3-17 06:33: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世界最高成水湖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北麓,属非季风区湖泊。近年来,湖水水量有增大现象。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增加
B.冰川融水增多
C.冻土融化加强
D.大气降水增加
小题2:下列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
小题1:纳木错为内流湖,水源主要受冰川融水补给,故湖泊水量增大主要从冰川融水增多分析。
小题2:纳木错为内流湖,故只有河流水源补给,没有河流水流出,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判断D为内流湖。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坡的降水量少于西北坡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②山脉北侧河流流入长江,南侧流入珠江。④是南岭,两者为长江、珠江分水岭;
小题2:甲山脉是武夷山,东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稍多,该山脉是江西和福建两省的分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海南岛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6分)
崖城是海南大型冬季蔬菜产地之一,距三亚市区45千米,地处宁远河出海口的冲积平原 上,是三亚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农业大镇。
(2)分析崖城冬季蔬菜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海南是全国重要的冬季蔬菜北运基地。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海南运进北京的蔬 菜达72万吨。
(3)从资源调配的角度,说明“南蔬北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5分)
(4)台风在海南岛登陆频率高,简述台风的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8分)
海南省除了海南岛和其他众多岛屿以外,还有广阔的海域,海洋生物、渔业、油气等资源丰富
(5)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角度,提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建议。(9分)


参考答案:
(1)分布特点:高速公路呈环状,公路呈网状;北部公路线较密集,中南部较稀疏。(4分)
主要自然原因:受岛屿形状限制;地形中南部高,北部低。(2分)
(2)自然条件:地处低纬,光热充足;位于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4分)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临近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和海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4分)
(3)对输入区(北京):解决蔬菜品种少、供应不足的问题,满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2分)
对输出区(海南):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4)危害:损毁船只、房屋;毁坏交通、电讯设施(影响交通);农业减产或绝收;人员伤亡等。(4分)
措施: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台风来临时不要外出;在家关闭门窗;“台风眼”经过时的短暂平静期,继续留在安全处。(4分,合理即可)
(5)经济可持续:积极开发多种海洋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科技,提高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率。(3分)
生态可持续:保护性(适度)开发,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行休渔制度;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海洋管理保护法规等。(4分)
社会可持续: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2分)


本题解析:
(1)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直接看出高速公路呈环状、公路呈网状分布,其中北部公路线较密集,中南部较稀疏。主要自然原因是岛屿形状和地形因素影响,沿海和北部地势较平坦,中南部为山地,海拔高。
(2)农业生产的区位包括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两个大方面,自然条件一般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如崖城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劳动力、交通、市场、政策等,如崖城人口众多,临近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和海港,市场广阔,有政策支持等优势。
(3)解题时要注意分别说明对输入区和输出区的影响,对输入区来说,主要是解决了北京冬季蔬菜品种少、供应不足的问题,可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对输出区来说,可使海南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4)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损毁船只、房屋,毁坏交通、电讯设施,影响交通,使农业减产或绝收,造成人员伤亡等。自我防护措施主要是关注天气预报,台风来临时不要外出,在家注意关闭门窗,“台风眼”经过时的短暂平静期,继续留在安全处等。
(5)可持续发展内涵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看,可积极开发多种海洋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看,要开发要适度,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实行休渔制度等。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看,主要是增加了就业机会,可提高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该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2题。

小题1: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大量廉价劳动力
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较高
小题2: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IT产业迅猛发展
B.自然资源丰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全球服务外包指的是公司通过签订服务外包协议/合同,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内部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信息/数据处理、财务报表等)剥离出来,交给专业服务提供商,由其提供有偿专业服务,从而使自身得以专注于核心业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其转移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支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截至2008年5月4日,全长2203千米的川气东送管道铺设已经完成了一半,川气东送工程横跨东中西部八个省市,计划于2008年年底开始供气,投产后每年将向东部地区输送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结合下面川气东送工程示意图,回答1—3题。

小题1: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交通运输条件
C.城市分布
D.工业基础条件
小题2:川气东送工程主干线路与下列哪一组铁路线相交
A.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B.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陇海线、汉丹线、京广线、京九线
D.成渝线、襄渝线、湘桂线、京广线
小题3:沿线城市对天然气的使用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的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噪声污染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人口众多,工业企业、居民生活用气量大,消费市场广阔,是管线走向考虑的重要经济因素。
小题2:川气东送工程主干线起于四川东部,止于上海,与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相交。
小题3:天然气与煤炭相比,释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要少得多。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