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31:35
1、综合题 以下分别是我国山脉分布图及1月与7月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G ; ?(4分)
(2)写出下列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 M ? ; ? (4分)
(3)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线名称是 。(2分)
(4)请分析横断山区对河流发育的影响。(4分)
(5)1月,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与7月相比,等温线较为密集,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6)我国西部地区的等温线较为密集,且多呈闭合状分布,说明影响气温差异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4分)
(2)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4分)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2分)
(4)①制约了河流流向,河流在山脉峡谷中游走,由北向南流(2分);
②山区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峡谷、激流较多)(2分);
(5)纬度位置(太阳辐射)(2分)?南北温差大(2分)?
①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低(1分),并且日照时间也比南方短(1分),
②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寒冷的冬季风首当其冲影响北方地区,南方受影响小(北方距冬季风源地较近)(2分)。
③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使其势力减弱(10分)
(6)地形(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世界三个国家跨区域调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甲为______国的北水南调工程;乙为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丙为______国的____________工程。上述工程主要是解决其所在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2)图甲中①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图乙中②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图丙中③地所示区域______气候显著。
(3)在图丙所示的三条输水线路中,水质最好的是_____;输水量最大的是______;投资成本最低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1)美;中;南水北调;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季风
(3)西线;中线;东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鱼米之乡”和“水乡”之称的平原是(? )
A.华北平原
B.三江平原
C.松嫩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河网稠密,故适宜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业;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规划的“广佛肇”、“珠中江”和“深莞惠”三个经济圈如下图:
材料二: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在广州发布《2009年南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广东沿海3个海洋生态监控区全部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状态。
(1)《规划纲要》把广州佛山和肇庆规划为一个经济圈的原因是什么?
(2)广东按照十一五规划“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动力,努力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总体要求,应加快哪些方面发展?
(3)从材料二图可推知,最为污染严重的海域是?,污染源来自?,制成此图主要运用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4)概述珠江口海域生态监控区连续5年处于不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广州、佛山、肇庆山水相连,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经济互补性非常强;为广佛两市产业转移提供更广的空间,促进广佛两市产业结构优化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扩大广佛同城化及广佛都市圈的效应和辐射影响;有利于为肇庆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融入珠三角核心区,承接广佛两市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吸纳生产要素向肇庆集聚,从而加快肇庆的发展,缩小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和体制创新;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绿色广东;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3)珠江口;沿海城市工业和市政排污、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等陆源污染物;RS和GIS
(4)污染加重;天然海岸被大量人工岸线取代;红树林被破坏等
本题解析:第(1)题从广州佛山和肇庆它们之间的距离、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产业转移等方面去回答。第(2)题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提供发展方向。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经济体制的创新;城乡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绿色环保建设等。第(3)题读图例可知:最为污染严重的海域是珠江口;污染源主要是沿海城市工业和市政排污、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等陆源污染物;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主要获取污染海域的信息,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制成所需要的图示。第(4)题珠江口海域因污染加重;天然海岸被大量人工岸线取代;红树林被破坏等,所以处于不健康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划分为同一经济圈的原因及发展方向、沿海海域的污染状况,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经济圈的含义及划分的意义,会结合图示判断海域的污染状况,进而判断污染源,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面3题:
小题1:目前,环渤海地区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矿产资源贫乏
B.水资源短缺
C.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D.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
小题2:目前,珠三角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其部分产业 由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长三角地区,这是因为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地区
A.矿产资源丰富
B.吸引海外华侨投资的几率高
C.科技水平高
D.气候条件好
小题3:图中西南沿海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最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水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储量较大
C.人力资源优势显著
D.太阳能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