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3-17 06:27: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36.(36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
(1)图中A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请列举三条分界线:(6分)
(2)简要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的自然条件,(10分)
(3)图中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试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4)天津化学工业发达的原因之一是:附近有________ 油田和_______(名称)盐场。
并分析该盐场的形成条件。(8分)
(5)环渤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河北省与山西省分界线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
东部经济地带与中部经济地带分界线。(答出3点给6分)
(2)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4分)?不利条件:多春旱;水
资源缺乏;土壤多盐碱地。(其余合理说法也可,6分)
(3)水土流失严重(2分)主要原因是:①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地表破碎,易被冲
刷;②降水集中(7、8月),且多暴雨;③人为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6分,每点
给2分)
(4)华北(或大港,2分)长芦(2分)有利于晒盐的天气(雨季前二三个月,天晴风
多,气温高,蒸发旺盛)(意思对即可,2分)有平坦广阔的海滩或地形平坦(2分)
(5)水资源和能源缺乏;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产业结构转化艰难。(高科技产业
发展不足;工业污染严重等说法也正确。2点,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5分)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区域A、B、C均比周围地区降水较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5分)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分)
(2)多?地处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地形抬升,地形雨多。(2分)
(3)火烧寮?东南季风的迎风坡。(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2)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区域A、B、C均比周围地区降水较多,其原因是地处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第(3)题,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原因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处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原因是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距海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东西干湿差异)的分布,成因。另外学生还需掌握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其成因分析。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夏秋季节)。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雨季长,河流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雨季短,河流汛期短)。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以下体现了我国大规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有
①南水北调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⑤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青藏铁路建设不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共28分)下图中的A、B图例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我国两种经济作物的分布,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1)(4分)图例B所示区域的作物是甘蔗,该农作物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我国北回归线两侧的省区?
(2)(5分)图中C所示区域特有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它常常分布在――――地区,为什么??
(3)(7分)图中D所在地区的农业特色是农业――,简要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5分)D所在的地形区――――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该工程对调入地有哪些有利影响?
(5) (7分)D地区面临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简要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1)水热条件好(2分)、生长季节长(2分)
(2)河谷地带(1分)?海拔低(2分),热量条件好(2分)
(3)绿洲(灌溉) (1分)?光照强、温差大(2分)、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提供灌溉水源(2分).
(4)塔里木盆地(1分) 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大气环境保护(2分)。改善长江三角洲人民的生活质量(2分);缓解长江三角洲能源紧张状态,促进经济发展(2分)。(任意2点得4分,不能替代前面的1分)
(5) 土地荒漠化(1分)?西北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平地深厚疏松沙质沉积物的覆盖(2分)、大风日数多且集中(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尊重自然、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1)~(3)小题。(10分)
材料一?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的理由。(3分)
(2)针对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3分)
(3)A、B所在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该地区建设的巨大生态工程是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①该地区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②有色金属冶炼是高耗能工业;③廉价的水电可以提供电力保证。(3分)
(2)同意专家的观点。(1分,不答理解不得分)该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而水稻种植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对当地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剧;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于河流断流,危机河流下游生态安全。(2分)
或者:不同意专家的观点。(1分,不答理解不得分)当地农民充分利用黄河水及地形地势的特点,发展自流灌溉;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发展水稻生产,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3分)
(3)过渡樵采、过渡农垦、过渡放牧等(任意两点2分)三北防护林(1分)防风固沙、保护农田。(1分)


本题解析:(1)影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矿产资源、能源和交通、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2)B地区位于宁夏平原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故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应结合该地区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过度用水导致的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分析,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则应结合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结合该地区的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角度分析。(3)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其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角度分析。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我国政府组织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其功能主要针对荒漠化,起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并结合人类活动的区域自然环境利用和合理和不合理方面综合分析,注意开放性试题,应保持观点和理由的一致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