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20:52
1、单选题 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类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是()
A.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B.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C.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D.气候、土壤条件优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大,为此,城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市场的需求量相当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2012年北京国际草莓节上,利用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草莓,因产量高、口感好,受到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立体无土栽培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资金、技术
B.热量、地形
C.土壤、水源
D.劳动力、交通
小题2:北京的草莓能销往新加坡、香港主要是因为
①自然环境改变 ?②交通条件改善 ?③市场需求增大?④保鲜技术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立体无土栽培农业发展主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在研发过程中,又要需要由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影响立体无土栽培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资金和技术。
小题2: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水果和蔬菜等易腐烂的产品,可以销往更远的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珠江三角洲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有相似性,表现在
[? ]
A、地理位置相似
B、农业类型相似
C、气候条件相似
D、国家的政策相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表完成题。
| ? | 年份 | 世界总产量 | 该农产品总量世界排名及产量 | |||
| 1 | 2 | 3 | 4 | |||
| 某农产品 | 1993 | 264.5 | 印度 72.0 | 中国 58.8 | 斯里兰卡 24.5 | 肯尼亚 20.0 |
| 1996 | 263 | 印度 72 | 中国 59 | 斯里兰卡 25 | 肯尼亚 25 |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格所给的印度、中国、斯里兰卡等国的共同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判定该农产品只能是茶叶。因为茶树生长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地形多为低山丘陵排水条件好、土壤是酸性的土壤和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小题2:我国的茶树主要分布在南方的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点评:本组题关键是要求考生通过对表格所给的四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比较,找出适合供选农作物生长的共同条件及其这种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规律,试题设计具有较大的难度,考生对肯尼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其它三国的共同特征较难把握,试题属于难度偏大的中档性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乡村地区100亩耕地作物种植情况的跟踪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 时间 | 作物种植面积(亩) | ||||
| 水稻 | 蔬菜 | 花卉 | 油菜 | 其他 | |
| 1990年 | 73.5 | 8 | 0 | 13 | 5.5 |
| 2000年 | 35 | 45 | 8.5 | 9.5 | 2 |
| 2005年 | 15.5 | 27 | 53 | 0 | 4.5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该地种植水稻和油菜,应位于长江流域,所以太湖平原较为适合。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导致该地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从气候和地势方面分析。地势低平;夏秋季节热带气旋频频侵袭;东南季风强弱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