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13:08
1、单选题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8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④
D.③与④
2.影响图中①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气候
D.土壤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右图是某地的气候资料,该地所在国家的人口数量为10.41亿,自然增长率为1.41%(2002年)。分析回答:(18分)
(1)评价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6分)
(2)判断该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6分)
(3)根据气候和人口资料,说明该国为解决粮食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6分)
参考答案:(1)有利:终年高温(光热充足),降水丰富。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旱涝)。
(2)每年净增人口多?有利:提供丰富劳动力。不利:制约粮食商品率的提高(粮食生产压力大),可能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3)提高复种指数(改善耕作制度),兴修水利,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应用和区域农业生产。(1)从气候资料和人口资料可判断出该地所在国是印度,从气候图可知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对农业生产很有利,但降水的季节变化很大,易产生旱涝灾害;(2)印度是人口大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是会加重对土地的压力,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3)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该国应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复种指数,兴修水利,防旱涝。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8年,某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本省生产)为5.02亿美元,进口额为2.13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4.5%。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省位于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青藏地区
小题2:出口农产品较为合适的运输方式
A.水运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小题3:该省出口产品和市场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市场占1/3以上
B.市场全在北半球
C.工业产品出口少于农产品
D.粮食和畜产品出口大于经济作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出口农产品的结构进行分析,该省蔬菜和畜产品的出口比重较高,菜叶和食用油籽出口占一定的比重。选项中东北的油料作物主要为大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油料作物较少,且农产品出口少。江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菜籽产地,丘陵地区适合种植茶树,所以该省位于江淮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应该注意各种运输方式的显著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灵活性、连续性等方面考虑。水运运输量最大,但速度慢;公路最机动灵活,但运量较小;飞机运速最快,但运价高;管道运输连续性好,但投资大,只能运输液体和气体。农产品单位重要价格低,出口的主要国家为美国,运输距离远,所以适合采用运价较为低廉的水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根据农产品的市场分布图分析:日本、韩国、朝鲜和香港所占比重约为36%,所以东亚地区市场占1/3以上,A选项正确;东盟国家中有部分位于南半球,B选项错误;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4.5%,所以工业产品出口远远大于农产品,C选项错误;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出口大于粮食作物和畜产品,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我国有13个粮食主产省区,分别是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其中粮食调出省9个、自给自足省4个,其粮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商品粮数量占全国商品粮的80%。
材料2:“我国1996~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图”。
(1)根据材料1图中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2分)? ( )
A.南粮北运 B.东粮西运
C.西粮东运?D.北粮南运
(2)说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分布地区,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3)由材料2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粮食(2分)? ( )
A.播种面积减少? B.市场需求减少
C.人均消费增加? D.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
(4)导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2分)? ( )
①市场变化 ?②城郊农业和瓜果种植的发展?③生态退耕
④后备土地资源的增加 ?⑤粮食进口不断增加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⑤
(5)试分析我国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7分)
参考答案:
(1)D
(2)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分布区基本上都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雨热同期,灌溉便利,十分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3)A
(4)B
(5)原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平地少,发展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有限;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使我国的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粮食的生产能力较低。以上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粮食问题的产生。
措施: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应做到以下方面: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严格保护耕地;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高粮食单产;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性的粮食生产环境;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建立多元化的进出口渠道,调剂粮食的余缺等。(答案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1)从材料1图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北方的一些省份人均产粮较多,而南方的则较少,反映出北粮南运的格局。
(2)从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分布不难看出,东部季风区是主要分布地区,分析时可主要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
(3)比较各种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幅度,可以看出整体播种面积减少。
(4)其可能原因有生态退耕,转变为林地或草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随着市场的变化,城市郊区的粮食种植面积比重减少,而产值高的瓜果蔬菜等种植面积比重上升。
(5)分析我国的粮食问题可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方面进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1~2题。
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