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13:08
1、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所示区域是中国是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中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往国内外,近几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对葵花籽需求量大大减少,有些地区还出现葵花籽滞销现象。
材料二:向日葵原产热带,但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是一种喜温又耐寒的作物。它植株高大,叶多而密,是耗水较多的作物。喜欢充足的阳光,其幼苗、叶片和花盘都有很强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幼苗健壮能防止徒长;生育中期日照充足,能促进茎叶生长旺盛,正常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生育后期日照充足,子粒充实饱满。
材料三: 2013年3月8日下午,随着冷空气前锋不断逼近,蒙古国中部出现沙尘暴。14时,新疆淖毛湖出现强沙尘暴。晚上,内蒙古地区中南部出现扬沙,局地还有沙尘暴。“大风将沙尘卷向空中,在高空西北气流作用下飘向华北平原地区”。 西北农牧区过度樵采是荒漠化原因之一,荒漠化加剧了沙尘暴,成为北京的沙尘暴重要沙源地,北京“雾霾未去、沙尘再起”。
(1)据图分析图示区域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地区是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如何有效解决沙源地农牧区的生活能源问题,以缓解北京的沙尘暴天气。(8分)
参考答案:
(1)该地区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4分)?
位于黄河附近,有充足的灌溉水源;(2分) 接近消费市场;(2分) 交通便利。(2分)
(2)观点1:应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2分)
理由:确保就业,(3分) 增加收入,(3分) ?
观点2:不应该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2分)。
理由:向日葵生长耗水量较大,(2分)当地水资源缺乏,种植向日葵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张(2分),且目前葵花籽处于滞销现象。(2分)(两观点取其一)
(3)积极开发新能源(2分);推广省柴灶(2分);兴建沼气池(2分);营造薪炭林(2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图示景观为沙漠,所以该地区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晴天多,光照充足,适合喜光的向日葵的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黄河穿越此地区,为向日葵的生长提供灌溉水源;甲市有中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有葵花籽的消费市场;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2)从赞成的观点分析,因向日葵的种植,需要的劳动力较多,所以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种植向日葵的经济效益高,所以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从反对观点分析,因向日葵植株高大,叶多而密,是耗水较多的作物,而当地降水少,水资源缺乏,大量种植,会加剧水资源紧张;又因目前葵花籽处于滞销现象,大量种植会更加出现积压现象。
(3)可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去分析,从开源角度分析,因该地多晴朗天气,光照条件好,又多大风,所以可积极开发与之有关的新能源;积极营造薪炭林,专门用于薪柴;从节流角度分析,因植被稀少,当地农民可烧柴草较少,所以可以推广省柴灶,缓解生活能源的不足;兴建沼气池,可以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回答:
小题1: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小题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人的提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因而在城市和工矿区周围形成了以生产蔬菜、鲜花等为主的生产基地。
小题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是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大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为研究杂交水稻新品种,我国农业科学家首创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原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严格设计栽培技术,使水稻亩产量提高到1 287千克。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读三角坐标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A.产量不同
B.播种技术不同
C.种植制度不同
D.产品品种不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水稻种植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科技投入不高,读三角坐标图,符合的是③。
小题2:美国水稻种植业属于旱地直播技术,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插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小题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海南气候条件好,生长快,成熟早,获得利润高,根据题干的提示“瓜农在海南岛承包土地,销往全国各地”,西瓜品种优、种植成本低和市场需求大不是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的原因。
小题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是因为此时间其它地区西瓜已经成熟了,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减弱。故选D项。
点评:本题以浙江温州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为时代背景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因素,题目较为简单。解答时紧紧抓住在海南种瓜的季节这个题点再结合海南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即可轻松做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左图阴影的部分是“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农业主产区,右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小题2:上图示意的区域,其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及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是因为在山麓地带冰雪融水量大,灌溉水源充足,C对。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是有利条件,但不是带状分布的原因,A错。农业带形成比铁路出现早,B错。这里的土壤不是黑土,D错。
小题2:山区修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轻生态环境问题,A错。绿洲种小麦、棉花,需要大量灌溉,由于蒸发旺盛,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B对。过渡带植灌种草不会引起土地荒漠化,C错。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不会减少,可能增加,D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