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12:06
1、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③④⑤四个环节所完成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地壳物质的循环
【小题2】图中水循环环节①是(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
【小题3】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
A.①
B.②
C.⑤
D.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水循环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环节构成可知,由图中③处来自海洋表面,即蒸发;经过①由海洋到达陆地上空,通过④大气降水补充陆地水体,再经过⑤地表径流,回到海洋,所以该循环是海陆间水循环,故选项A正确。
【小题2】仔细读图可以看出图中水循环环节①是由海洋上空到达陆地上空,而且在陆地上可以形成降水,即环节④,所以图中环节①是水汽输送,故选项C正确。
【小题3】认真审题,注意题目要求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环节。由图可知图中水循环环节①是水汽输送、②海洋上的降水;③处是海洋表面的蒸发、⑤是地表径流,由于②、③环节存在于海洋,故排除选项B、D;①水汽输送存在由陆地上空,故排除选项A;⑤地表径流存在于地面,形成流水作用,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分别为某区域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景观,景观与当地某种资源短缺有关。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两景观共同反映了某区域的环境特征,则该区域最可能位于2.关于该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拉美
B.西亚
C.西欧
D.东亚
E.左图景观与石油开采相关
F.左图景观主要用于收集太阳能
G.右图景观中心区为水井
H.右图景观种植的农作物为水稻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右图所示农田景观应该是因为缺水,农田围绕在水井周围形成的一种农田布局景观,农田外围可见沙漠,可判断该对应该位于严重缺水的西亚地区,故答案选B。
2.左图所示为科威特水塔景观图片,用于储存海水淡化工厂生产的淡水,故答案AB错误,西亚地区严重缺水,只有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开凿水井提供灌溉水源,在水井周围开垦农田才可以发展种植业,所以右图景观中心区为水井,故答案选C,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水井中水资源有限,为了节约利用水资源,该地不可能发展耗水量大的水稻种植业,应该是用水量较少的旱作农作物,答案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区的局地地形图,据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小题2】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R是东北的河流,春季由于季节性积雪融水较多,夏季由于大气降水,所以有两个汛期,D正确。
【小题2】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人少地多,所以建商品粮基地更有优势。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特征和商品粮基地。
点评:东北地区河流有两个汛期,东北平原地广人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下图回答: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特征。以空间定位为切入点,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判断,分析该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降雪较多,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降水较多,形成夏汛。因此C项正确。该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较低。该地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流程一般较长。从纬度及海拔看,该地无冰川分布。因此A、B、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图中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从而也可造成地下径流增加。因此选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