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12:06
1、单选题 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
C.防止水污染
D.兴修水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跨流域调水主要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而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属于节水措施,而兴修水库属于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区别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源节流措施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读“北大西洋局部海区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C附近著名的渔场是_____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甲.寒暖流交汇,带来丰富饵料;乙.上升补偿流将深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与此成因相同的还有日本的_____渔场。
(2)若只考虑顺风、顺水的条件,某船从A途经D航行到B,再途经C返回到A。那么,途经D时利用的盛行风是________,途经C时利用的洋流是__________。
(2)一艘油轮在B海域因意外事故发生石油泄漏,造成大面积海洋污染,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① ② 。
参考答案:
(1)纽芬兰 甲 北海道
(2)东北信风 北大西洋暖流
(3)扩大污染面积 加快净化速度(亦可答降低污染浓度;二者顺序可调换)
本题解析:
(1)C在北美大陆东部沿海,是纽芬兰渔场;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有丰富的饵料形成的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
(2)从A-D是沿欧洲大陆西部的加那利寒流,D-B是沿北赤道暖流走,途经D时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北赤道暖流;B-C是沿墨西哥湾暖流;C-A是沿北大西洋暖流。
(3)通过洋流运动一方面扩大海洋污染面积,造成更大面积海洋污染;另一方面也加快净化速度,促使漏油海区的海水净化。
考点:主要考查洋流及其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流域:2.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3.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4.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E.土地沙漠化
F.水土流失
G.土壤盐碱化
H.地面沉降
I.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G.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4.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
1.图示该河流的流量明显受降水量影响,故判断为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故选A项。
2.图示该地区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判断该地区可能位于华北地区,且河流输沙量最降水量和径流量明显上升,故判断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3.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则下游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易形成地上河。故选C项。
4.上海浦东新区适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区建设,主要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分散过多的人口和工业,以减轻中心区的环境压力。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2012年2月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题。
1.图中华北平原地下水埋深的总的特点2.关于唐山附近地下水埋深特点的成因,理解正确的是
A.从东部向西部递增
B.沿河流分布,从河谷向两侧递增
C.沿海浅,内地深
D.农村浅,城市深
E.离海近,海水倒灌,导致埋深较浅
F.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G.地势高,导致埋深较深
H.无河流水补给,使埋深较深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读图中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可知,不是从东部向西部递增,也没有沿河分布特点,而是具有沿海浅,内地深的特点。故选C。
考点:等值线
点评:本题考查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分布,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从图中数值分析地下水的特点。
2.试题分析:唐山是大城市,人们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多,而使用的水主要来自地下水,会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故选B。
考点:地下水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地区地下水埋藏深的原因,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城市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与该循环哪个环节有关?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3)判断A环节的名称,说明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
(4)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能和________能。
参考答案:
(1)海陆间循环 地表径流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3)水汽输送;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和水分平衡。
(4)太阳辐射 重力
本题解析:
(1)图示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为海陆间循环。C海区渔业资源丰富与地表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有关。
(2)沿海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易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入侵。
(3)水汽输送可以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和水分平衡。
(4)促使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和重力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