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七)

时间:2020-03-17 06:10: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深圳人口变化柱状图”,完成下题。

小题1:20年来,深圳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变化
B.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C.人口死亡率变化
D.人口迁移
小题2: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地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原因是(?)
A.出入境方便
B.修建了京九铁路
C.经济布局的改变
D.发现了新的矿产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深圳市人口在20年的时间增长数倍,主要是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造成的。
小题2:从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类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中,说法正确的一组
[? ]
A.原始社会古人类受环境制约,人口稳定不迁移
B.农业社会,农业人口逐水土而居,迁移频度加大
C.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劳动力不断地进行迁移,以进行优化配置
D.在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自然环境始终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A.大学生暑假回家
B.牧民上山放牧
C.由上海调往北京工作定居
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1,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D?(2)A?(3)D


本题解析:
(1)甲地位于我最东端,但是在冬季时,昼短夜长时,甲地不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漠河不在北极圈内,不会出现极昼现象,大兴安岭不是我国内、外流的分界线,松花江干流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
(2)根据图中河流松花江和辽河的流向分别是向东北和西南流入海洋,可知东北平原地势是中间高,南北低,伏旱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实行农场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不是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的50-70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和我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使得大量人口迁入东北地区。
该题组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和人口迁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4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
B.②
C.③
D.⑥
2.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
[? ]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3.2011年,利比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
B.②
C.④
D.⑤
4.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
B.②
C.④
D.⑥


参考答案:1、C
2、C
3、D
4、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