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09:12
1、综合题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流动人口由14439万人变为26139万人。
材料三 ?巴西政府于2007年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计划》,目的是加强家庭农业,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趋势,并起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效果。
(1) 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和?。(4分)
(2) 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4分)
(3) 巴西政府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计划》为什么能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趋势?(2分)
(4) 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4分)
参考答案:(1) 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4分)
(2)特点:人口流动数量快速增长;方向: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4分)
(3) 因为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最经常和主要的因素,而巴西政府的支农政策,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2分)
(4)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4分)
本题解析:(1)因就学而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村挺富的,想转回去当农民”反映了经济因素的影响。(2)材料而反映了流动人口的规模扩大,且主要由中西部迁往东部地区。(3)从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分析即可。(4)调用课本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属于人口迁移的常规性考点,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既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和考查了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学生只要调用课本关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即可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比例,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小题1:如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国家,则下面几组排列中,最可能的是
A.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
C.沙特、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
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
小题2:如果图中某点表示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那么该点是?
A.a
B.b
C.d
D.e
小题3:如图中各点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规律,则反映美国东北部的最可能是?
A.a
B.b
C.d
D.e
小题4:图中五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A.a、c
B.b、d
C.c、d
D.a、e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人口变化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所以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高的是发展中国家。因此a—沙特,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因招募石油工人吸引人口的迁入;b—加拿大,是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迁入多;c—德国,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经济发达,人口迁入多;d—埃塞俄比亚,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经济落后,人口迁出多。选择C项。
小题2: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达国家是逆城市化现象,人口由市中心向外围迁移,所以人口迁移差额率是负值。正确的是D项。
小题3: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在美国的东北部,由于环境污染严重,气温低等因素导致人口从东北部向南方、西部迁移。所以正确的是 D项。
小题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迁移差额率最高,所以人口增长最快;e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迁移差额率低,所以人口增长缓慢。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是(? )
A.早出晚归
B.安土重迁
C.季节性迁移
D.逐水而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域文化与人口。农业社会,由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导致了人口一般依附于土地,故人口流动性小,形成安土重迁的地域文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人类社会早期,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自然灾害
D.河流变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逐渐减小,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大。故A项正确。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