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07:09
1、单选题 图1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2小题。
小题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小题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严重,山脊、山顶地势高,坡度大不易存留水分,鞍部相比位于两山之间,地势相对较低,但与山谷相比,山谷地区地势低水分条件最好,这里的林木生长应最密。
小题2:由资料可知图中等线间距30米,由图可判断东西高差应在180?H?240米,故选C。
考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地形关系和等高线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1分)
材料1: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在 ?处。(填数码)(1分)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分)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
支流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流b?
?。(2分)
(4)C处的地形是 ,该处的海拔高度为?。(2分)
(5)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选择在此建坝的原因是?
??,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2分)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1分)
参考答案:
(1)① (1分)?
(2)从A到B快。(1分) 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 (2分)
(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
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疏,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2分)
(4)山顶? 900多米?(2分)?
(5)?原因:峡谷地段较窄,工程量小?② (2分)
(6)大于4.8℃、小于6℃(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指向标北的箭头,得到其相反方向为南方,得到①古寺位于尼湖的南岸。
(2)根据图中指向标北的箭头得到A在B的西北方向,B在A的东南方向,因为该日盛行东南风,因此从A到B乘船航行是顺风航行,航行的速度较快。
(3)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得到a支流河段坡度比较陡、水流比较急,漂流更加惊险刺激的特点;b支流沿途等高线比较稀疏,水流比较平缓,漂流速度比较慢。
(4)C处等高线闭合,地形是山顶或盆地。从图中a支流的流向得到C处的等高线是中间高,四周低,故C处的地形是山顶;从图中的100m等高线,根据河流的流向,得到地势升高的方向,得到C处的等高线为900米,故C处的海拔高度在900~1000米之间,即900多米。
(5)在开口盆地建坝,便于建坝和蓄水。盆地地形便于蓄水,峡谷地段建坝水平距离短,工程量小,因此水坝建在图中的D处。在图中看坝筑在100米等高线之间,②在开口盆地内,海拔高度低于100米,故建坝后将被淹没。
(6)②处的海拔在0~100米之间,山顶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其相对高度在800~1000米之间,根据对流层气温一般每上升100米降低0.6℃,得到两地的温差在4.8~6℃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天安门3月21日早上6:00升国旗,此时北京当地的时间是
A.6:00
B.6:16
C.5:44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安门早上6:00升国旗,此处的6时实际指的就是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区时,还可以说成是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当地时间指的是116°E的地方时,按东加西减计算,向西差4°,每4分钟1°,因此时间应减4×4=16.(分钟)。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面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
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
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向西增加的是西经度,20°W以西为西半球,所以甲图并不全部在西半球,A错误;甲图中包括了30个经度、30个纬度的范围,而乙图中包括了15个经度、15个纬度的范围,所以,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大,而两幅图图幅相同,所以,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小,B错误,C正确;坡度大小取决于垂直高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由于甲图比乙图的比例尺小,所以坡度比乙图小,D错误。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2分)
(3)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3分)
(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图示区域属于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大致在300-1500米之间;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3分)
(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分)
(3)丁处。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3分)
(4)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方便。(5分)
本题解析:
(1)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一般从地势高低、总体地势起伏、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等几个方面入手。根据图中等高线走向及其数值变化规律可知,该地属于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大致在300-1500米之间;总体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
(2)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确定图中河流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流。
(3)滑坡和坡度密切相关,坡度越陡,滑坡放生的可能性越大。图中丁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最易发生滑坡。
(4)影响聚落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土壤、水源等,图中甲处位于盆地中心,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方便。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