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59:17
1、单选题 北京时间2OO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左下图为这次地震震中及周围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是经过震中EF线所作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次地震是由板块张裂引起的
B.震级大是本次地震损失大的唯一原因
C.因山高谷深,地震引发滑坡、泥石流
D.汶川县城就在震中,所以破坏特别严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我国近几年洪涝灾害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此外________流域、________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遭受洪涝灾害。
(2)形成我国东南沿海洪涝灾害的主要气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年夏季太湖水域出现历史最高水位,试从自然因素分析形成该区域警界水位的原因。
参考答案:(1) 华北(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珠江 四川(4分)
(2) 夏季锋面雨或台风侵袭造成暴雨(2分)
(3) 气候上,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地形上,地势低洼排水不畅。(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
(1)图1中河流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受?(3分)因素制约。其回归线以北的地形特点是?。(3分)
(2)图1所示河流流域开发潜力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3)图2所示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是什么?(6分)
(4)图1所示区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某种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分析本区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图2反映了该种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在我国的变化,它反映了什么规律?(16分)
参考答案:(1)地形(3分);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3分)。
(2)气候类型多样,农业资源丰富;处于多个板块结合处,矿产资源丰富;民族构成复杂,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流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8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6分)
(4)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满足水热条件;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可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可缓解人口对粮食的压力。(10分)该种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在我国的变化,是一种文化扩散现象;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可以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域范围。(6分)
本题解析:解题思路:由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地区是中南半岛,图中的河流是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横断山区,其地势特点是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东南亚人口稠密,民族构成复杂,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水稻在我国种植区域的扩大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扩散的现象,影响其生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技巧点拨:从本题可以看出,我们平常学习区域地理必须重视各个区域的区位条件: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海陆轮廓、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城市、行政区划等)。学习区域地理时,要掌握该地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多采用比较法、多角度地去思考分析该地的经济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它将推动中西部地区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B.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D.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气东输。A项西气东输主要推动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不大;错误。D项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小题2: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千米
D.1400千米
小题3: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小题4: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玉米、大豆、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A
本题解析:
本题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小题1:结合经纬度、山脉的组合和走向、山脉剖面的海拔和地势的起伏可知图为东北地区,①、②、③、分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条山脉;①山脉东侧为东北平原,①的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故④、⑤分别是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小题2:由图中可读出①山脉大致跨 6个纬度,而经线上一个纬度的距离约为 111km,6×111=666千米。故本小题最优答案选B。
小题3: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方法为cos50°×111×4≈300千米。
小题4:在东北平原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大豆、甜菜。冬小麦、水稻、油菜、茶叶、棉花不适合在东北平原大面积种植。读图可知⑤地区为东北松嫩平原,属于中温带,因此应选适宜在中温带生长的农作物。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地形剖面图确定山脉的高度,根据经纬度分布确定山脉位置,根据山脉走向确定山脉的名称。根据山脉所跨纬度算出山脉长度和两点间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