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3-17 05:59: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北京时间2OO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左下图为这次地震震中及周围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是经过震中EF线所作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次地震是由板块张裂引起的
B.震级大是本次地震损失大的唯一原因
C.因山高谷深,地震引发滑坡、泥石流
D.汶川县城就在震中,所以破坏特别严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我国近几年洪涝灾害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此外________流域、________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遭受洪涝灾害。
(2)形成我国东南沿海洪涝灾害的主要气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年夏季太湖水域出现历史最高水位,试从自然因素分析形成该区域警界水位的原因。


参考答案:(1) 华北(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珠江  四川(4分)
(2) 夏季锋面雨或台风侵袭造成暴雨(2分)
(3) 气候上,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地形上,地势低洼排水不畅。(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
(1)图1中河流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受?(3分)因素制约。其回归线以北的地形特点是?。(3分)
(2)图1所示河流流域开发潜力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3)图2所示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是什么?(6分)
(4)图1所示区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某种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分析本区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图2反映了该种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在我国的变化,它反映了什么规律?(16分)


参考答案:(1)地形(3分);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3分)。
(2)气候类型多样,农业资源丰富;处于多个板块结合处,矿产资源丰富;民族构成复杂,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流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8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6分)
(4)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满足水热条件;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可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可缓解人口对粮食的压力。(10分)该种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在我国的变化,是一种文化扩散现象;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可以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域范围。(6分)


本题解析:解题思路:由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地区是中南半岛,图中的河流是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横断山区,其地势特点是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东南亚人口稠密,民族构成复杂,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水稻在我国种植区域的扩大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扩散的现象,影响其生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技巧点拨:从本题可以看出,我们平常学习区域地理必须重视各个区域的区位条件: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海陆轮廓、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城市、行政区划等)。学习区域地理时,要掌握该地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多采用比较法、多角度地去思考分析该地的经济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它将推动中西部地区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B.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D.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气东输。A项西气东输主要推动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不大;错误。D项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小题2: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千米
D.1400千米
小题3: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小题4: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玉米、大豆、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A


本题解析:
本题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小题1:结合经纬度、山脉的组合和走向、山脉剖面的海拔和地势的起伏可知图为东北地区,①、②、③、分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条山脉;①山脉东侧为东北平原,①的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故④、⑤分别是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小题2:由图中可读出①山脉大致跨 6个纬度,而经线上一个纬度的距离约为 111km,6×111=666千米。故本小题最优答案选B。
小题3: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方法为cos50°×111×4≈300千米。
小题4:在东北平原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大豆、甜菜。冬小麦、水稻、油菜、茶叶、棉花不适合在东北平原大面积种植。读图可知⑤地区为东北松嫩平原,属于中温带,因此应选适宜在中温带生长的农作物。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地形剖面图确定山脉的高度,根据经纬度分布确定山脉位置,根据山脉走向确定山脉的名称。根据山脉所跨纬度算出山脉长度和两点间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