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49:55
1、单选题 关于地貌或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庐山、泰山等是内力作用使岩层褶皱隆起形成的
B.流水作用使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广大
C.岩石断裂形成的向斜构造有利于存储地下水
D.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了解地质构造的意义。喜马拉雅山是内力作用使岩层褶皱隆起形成的,庐山、泰山是断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风力作用使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广大;褶皱形成的向斜构造有利于存储地下水;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正确的是D。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的黄土高原崎岖的地表和长江三峡分别是由于
A.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
B.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
C.风力沉积和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和流水侵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我国的黄土高原崎岖的地表和长江三峡都是因为流水侵蚀产生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单位:米)与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 )
A.100米
B.200米
C.199米
D.150米
【小题2】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
A.山谷
B.背斜
C.山脊
D.向斜
【小题3】甲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 )
A.褶皱弯曲
B.挤压抬升
C.流水沉积
D.外力侵蚀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海拔高度介于0-50米之间,乙处海拔高度介于150-200米之间,因此两地相对高度介于100-200米之间。
【小题2】甲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
【小题3】甲处等高线凸向高值方向,为谷地地形。其形成原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小题2】.能反映甲处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该地区主要是地壳运动岩层受挤压隆起形成。
【小题2】甲图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所以D正确。
考点: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石灰岩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完成1—2题。
1、如果水分条件相同,那么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 ]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
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交通建设时施工困难,主要是由于降水较多
B、交通建设时施工困难,主要是由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破碎
C、发展农业要注意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D、该地地表水缺乏与容易渗漏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