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46:49
1、单选题 读2009年10月我国部分省区气象统计表,回答2题:
| 地?区 | 气?温 | 气 温 距 平 | 降 水 量 |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
| 江苏 | 18.8 | 1.8 | 44.4 | -25 |
| 福建 | 22.5 | 1.8 | 113.5 | 88.5 |
| 山东 | 15.9 | 1.4 | 26.2 | -34.6 |
| 湖北 | 18 | 1 | 110.3 | 27.2 |
| 湖南 | 19.5 | 1.5 | 71.4 | -23.7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江苏的特征是气温上升,降水降水,所以可能出现旱情;福建是气温上升,降水增加,所以不可能是冷锋影响;山东气温上升,降水减少,所以不可能出现洪涝灾害;湖南是气温上升,降水减少,所以没有台风的影响。选择D项。
小题2: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气候中降水有增加,也有减少,所以体现降水的不稳定性。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天气系统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方向辐合,该天气系统是
[?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季风区四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四地均位于平原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四地降水的共同特点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春季多雨——受冷锋影响
B.夏季多雨——受锋面雨带影响
C.秋季多雨——受气旋影响
D.冬季多雨——受暖锋影响
【小题2】冬季各地气温有明显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距海远近
B.地势高低
C.季风环流
D.太阳辐射
【小题3】①地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小题4】关于四地降水与气温说法正确的是( )
A.年降水越多,夏季气温越高
B.②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
C.④地年降水量最多,气温的年较差最小
D.①地年降水量最少,气温的年较差最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图中四地降水量都集中在夏季,主要原因是我国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锋面雨带推移形成降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原因是南部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北部纬度高,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①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高于②地,所以①地可能位于华北平原地区,②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4】根据图示:①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④地年降水量最多,气温的年较差最小;②地年降水量最少,气温的年较差最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A、B、C、D表示气压带
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 D是 带。
(2)E、F表示风带
E是 带, F是 带(北半球)。
(3)图中A、B、C、D四地降水较多的有 。
参考答案:(1)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2)E西风 F东北信风
(3)B、D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气压带的位置:A位于90°附近,故判断为极地高压带;B位于60°附近,故判断为副极地低压带;C位于30°附近,气流下沉,故判断为副热带高压带;D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为赤道低压带。(2)根据EF风带的位置判断,E位于30°--60°之间,故判断为中纬西风带;F位于北半球0°--30°之间,故判断为东北信风带。(3)结合气压带的垂直气流运动,AC两处为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少;而BD两处为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则降水量较多。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和对气候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判断规律,能利用气压带的垂直气流方向判断天气状况,属于知识性试题,注意南北半球低纬信风带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可能发展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甲为冷锋,图乙为暖锋,图丙为气旋,图丁为反气旋。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一种强烈发展的气旋,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台风的天气系统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台风的天气系统图。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