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45:28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的交会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图。
(1)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图中甲和丙地区都是我国旱灾多发区,两地区旱灾发生的季节和形成原因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山区
(2)土质疏松,多暴雨耕地减少,河床淤积
(3)甲地区旱灾多为春旱,形成原因是春季蒸发旺盛,雨期尚未到来且工农业用水量大。丙地区为伏旱,原因是雨带向北移至华北地区,此地受副高控制,高温晴朗。
(4)灾害种类多样且频发;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中新社北京2010年1月18日电:一股凶猛寒潮正扑向新疆,尔后这股强冷空气将裹挟大风、剧烈降温和雨雪,自西向东先后横扫中国西北和中东部大部地区,这些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8至12摄氏度,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至22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强冷空气南侵
B.冷锋南下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小题2: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小题3: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小题2:我国农业受寒潮影响的主要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冬季农作物已经收获,不受寒潮影响。危害较大的是秋末天气转冷时和初春天气还未转暖的时期。
小题3: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和大风,并引起扬沙和沙暴。华北春秋季大气干燥,所以,寒潮一般不会引起降水。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 ]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2、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析A地洪水灾害多发原因。
(2)指出A、B两地洪涝灾害发生后灾情大小的差异。
(3)简述B地防洪应该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
参考答案:
(1)山地地形坡度大,强降水后汇流速度快,引发山洪暴发;(2分)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进入雨季后,降水量大,多暴雨。(2分)
(2)A地为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财产密度较小,受灾后经济损失相对较小;B地为平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财产密度较大,受灾后经济损失较大。(4分)
(3)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分析,A地位于山谷,此处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坡度大,强降水后汇流速度快,容易引发山洪暴发。从经纬度看,这里是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量大,多暴雨,容易引发洪水灾害。
(2)读图可以判断出,A地为山区,这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财产密度较小,受灾后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小;B地为平原,洞庭湖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财产密度较大,所以受灾后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3)读图可以看到,B区湖泊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夏季各支流汇集水量大,排水不畅。湖区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泥沙淤积,导致湖水淤浅,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所以要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 2010年3月21日至22日,今年以来最强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侵扰我国。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
据图说明这次沙尘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简要评价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出现强沙尘暴;(1分)
②呈片状分布,(1分)
③强度由中心向四周减小。(1分)
有利:①促成降水;②形成土壤;③减弱酸雨;④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等。(4分)
不利:⑤影响人的正常活动和身体健康;⑥掩埋或损毁地表物;⑦污染大气环境和引发各种环境问题等。(3分)
本题解析:
根据图示分析:沙尘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出现强沙尘暴;呈片状分布,强度由中心向四周减小。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有利能促成降水;形成土壤;减弱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等。但是不利的因素有影响人的正常活动和身体健康;掩埋或损毁地表物;污染大气环境和引发各种环境问题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