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45:07
1、单选题 该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风向判读。风向应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圈,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B是
(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在②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
(2)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B处是亚欧大陆,C处是太平洋,则此图所示的季节是
,②的实际风向是 风。
(3)如果此图表示局部洋流模式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洋流构成了北半球 (中低纬或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①、③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③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 作用。
(4)如果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A、B、D表示三大类岩石,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的地质作用或过程是 ,D表示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
参考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和湿润
(2)冬季 西北
(3)中高纬 ③ 增温增湿
(4)高温熔化 岩浆岩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可判断,在近地面, B为高压、C为低压。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圈中,近地面高压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即B,近地面低压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即C,那么②盛行西风带,在它的控制下气候出现温和湿润特征。
【小题2】由图中可判断,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比较干且冷,为冬季,因此实际风向是西北风。
【小题3】由图中可判断,洋流呈逆时针,而且在北半球,因此是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③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小题4】由图中可判断,D为岩浆岩,三大类岩石之一转化为岩浆的过程为高温熔化。
考点:自然地理综合性专题
点评:此类试题难度一般,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解答此题需注意以下:在解答非选择题时,审题要格外认真,尽量做到准确、细致。有时由于题目条件隐蔽,更应仔细阅读题干及所提供的文字、图像、表格等材料,划出与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还要注意挖出隐含信息,在此基础上理清头绪,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避免失分。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
[?]
A 、濒临海洋?
B 、人口稀少
C 、海拔较高,北面有更高山脉分布?
D 、地势低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强对流天气发生突然、天气剧烈,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下列关于强对流天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发于夏季午后
B.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C.易引发城市内涝
D.华南地区多发生在冬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强对流其实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出的天气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白天地面不断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温度上升,并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这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出现对流运动。强对流天气在各地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南方要比北方来得早,广东的强对流天气全年都可能出现。雷雨大风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冬季较为少见。短时强降水一年四季都可见,也以春、夏、秋三季为多。故D说法错误。
考点: 大气的垂直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因此,在近地面大气中,气温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故图中①、④气温高于②、③;④处气流上升,说明地表受热多,气温高于①。
【小题2】女主角面朝大海,在风力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说明此时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上气压高于陆地,则海洋上气流下沉,受热少,从图中可以看出,8时至16时海洋温度较低。
考点: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