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3-17 05:39: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 3 000 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a 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
C.b 坡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b 坡是向阳坡,a 坡是迎风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同一自然带b坡的海拔高度高于a坡,说明b坡是阳坡;由雪线b坡低于a坡,说明b坡是迎风坡,降水丰富,导致雪线低。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8分)罗讷河位于法国东南部,是法国第二大河,河谷地带是法国重要商品农业区。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法国境内)地形、水系与开发模式图

材料二:法国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目前已形成北部粮食、奶制品和牛肉,西部家禽和生猪,南部葡萄、酒、蔬菜、橄榄油的产业格局,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每年向世界大量出口各类优质农产品及其相关制品。
(1)罗讷河最终汇入?海,流域地势总体特征是?。(4分)
(2)该流域南、北部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南部沿海地区植被以?为主,北部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由南向北,体现出?的地域分异。(4分)
(3)与高坝模式相比,罗讷河低坝模式有哪些优点?(6分)
(4)马赛港为法国第一大港,分析该港口发展的有利区位。(6分)
(5)试分析法国农业产业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8分)


参考答案:
(1)地中?东部、北部高,南部低。(每空2分,共4分。)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由赤道向两极(每空2分,共4分。)
(3)节约土地资源(淹没土地面积小);移民数量少;建坝工程技术难度相对小;对流域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小。(每点2分,满分6分。)
(4)毗邻北非、西亚,地理位置优越;濒江临海,能海陆联运;西欧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地形平坦,筑港条件优越;依托马赛,利于港口发展。(每点2分,满分6分。)
(5)因地制宜,加强农业整体规划;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整农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加大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增强竞争力;发展生态化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每点2分,满分8分。)


本题解析:
(1)据图知罗讷河最终汇入地中海,结合等高线和河流流向,该流域地势总体特征是东部、北部高,南部低。
该流域南、北部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南部沿海地区是地中海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由南向北,体现出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3)与高坝模式相比,罗讷河低坝模式淹没土地面积小节约了土地资源;移民数量少;建坝工程技术难度相对小;对流域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也小。
(4)马赛港之所以能成为法国第一大港,主要是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平坦的地形、便利的交通条件,广阔的腹地,以马赛为依托,再加上良好的水域条件。
(5)法国农业产业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很大,我们也可以借鉴它的措施来发展我国的农业,比如:因地制宜,加强农业整体规划;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整农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加大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增强竞争力;发展生态化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下列各自然带的代码填入与图中A、B、C、D对应的位置上。
? ?①高山草甸带;②高寒荒漠带;③常绿阔叶林带;④高山针叶林带。
?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地理环境的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同_______的地域规律有些相似。
(3)南坡自然带比北坡数目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坡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__________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垂直气候带,自然带也相应
?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参考答案:(1)③;④;①;②
(2)垂直;纬度地带分异
(3)北坡自然带的基带海拔高,相对高度小;南坡自然带的基带海拔低,相对高度大
(4)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5)水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题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从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异
小题2: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主要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南北方向的差异,由于热量条件的差异而形成,故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热量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是由于水分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及形成上述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原因和基本特征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中自然景观分异的基本特征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1“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问题:

小题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小题2:与甲、乙比,丙缺失苔原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小题1:纬度越高,自然带数目越少,且可根据基带的自然带来判断其所处的纬度。根据甲地的山麓自然带为针叶林;乙地的山麓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丙地山麓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判断三地的纬度高低。
小题1:由于丙地的纬度低,故山麓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则山顶的温度较高,而没有苔原带。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