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图》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时间:2020-03-17 05:39: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l? 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填数码)(2分)
(2)图中支流b的流向是?(2分)
(3)若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请帮忙计算两地的温差:?。(2分)
(4)C处的地形是?,该处的海拔高度为?。(4分)
(5)乘船游览尼湖风光,在直线航行的情况下,应从A至B还是从B到A快??,理由是?。(4分)
(6)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他们想找一条惊险刺激的线路,应选择在支流a还是b漂流??,原因是?。(6分)
(7)在图中找出最适合建水坝的地址,用“‖”表示,并写出水坝选择建在此处的的原因?。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填数码) (6分)


参考答案:(共26分)
(1)①?(2分)
(2)自西向东?(2分)
(3)大于4.8℃、小于5.4℃ (2分)
(4)山顶? 900多米?(4分)
(5)A至B快。?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4分)
(6)支流a?(2分)
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4分)
(7)水库坝址如下图所示?原因:大坝应建在峡谷处,减小工程量,节省投资。?② (6分)


本题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指向标,位于尼湖之南的古寺为①古寺。
第(2)题,河流总是有高处流向低处,结合指向标,图中支流b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第(3)题,结合等高线分布特点判定C处海拔高度。由于C地海拔H的大小范围为900<H<1 000(米),与②古寺相差高度h的范围为800<h<900(米)之间,由于每相差100米?温度相差0.6℃,故而可知两地温差范围T为4.8<T<5.4(℃)。
第(4)题,结合等高线分布可知C处为山顶,结合等高线数值变化特点判定C处海拔高度900m<H<1 000m。
第(5)题,乘船游览尼湖风光,在直线航行的情况下,从A至B比从B到A快,因为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顺风航行,速度较快。
第(6)题,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他们想找一条惊险刺激的线路,应选择在支流a,由图可知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
第(7)题,修建水坝最好在区域内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型,“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如图中D处,水坝建成后,由于②古寺海拔较低,可能被淹没。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根据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判断地形特征。另外学生还需明确: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以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重点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型,“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第二: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以及峡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沿20°N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半岛的名称是         , D半岛的名称是         。
(2)B处地形的主要特征为                     ,D处的主要地形区为          。
(3)图中A、C、E海域中属印度洋海域的是         。
(4)M河是该半岛上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它的名称是     河,其上游是我国境内的   江。
(5)D所在国家的新兴工业中心是          。
(6)D所在国家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灾害,这主要是由于                所致。


参考答案:
(1)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2)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德干高原 
(3)  C、E    
(4)湄公      澜沧 
(5)班加罗尔 
(6)水旱   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


本题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确定图中的D是印度半岛,B为中南半岛。第(2)题中南半岛的突出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而印度半岛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德干高原。第(3)题图中A、C、E海域分别是太平洋的南海、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故属印度洋海域的是C、E。第(4)题M河是就是中南半岛上流经多国的湄公河,其上游是我国境内叫澜沧江。第(5)题词图中D就是印度著名的新兴工业中心班加罗尔。第(6)题印度受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的影响,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就是水旱灾害,西南季风过强或来得早,去得晚,都会出现涝灾;西南季风过弱或来得晚,去得早,都会出现旱灾。
考点:区域差异的对比
点评:本题的关键就是通过经纬网进行定位,并且要求考生以相应区域的区域地理特征比较熟悉,试题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部位的地形名称
A            、B             、C             、E             
(2)图中甲居民点位于乙居民点的         方向,两居民点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参考答案:(3)当地要修建水库,选择坝址的最佳地点是图中ABCDE五地中的             地,原因是     
(1)山顶   山脊  鞍部  陡崖
(2)北   1.75左右
(3)D 汇水面积大(集水面积大);工程量小


本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顶;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是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是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是陡崖。
(2)由图示指向标易得甲居民点位于乙居民点的北方。量得甲乙两居民点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比例尺是1/50000,则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3.5/(1/50000)=175000=1.75千米
(3)水库的坝址应在盆地最狭窄出口处—D处,此处修建水库大坝工程量小,并且上游开阔,蓄水量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

【小题2】图中b点与水利枢纽之间的可能高差是(   )
A.1500米
B.1000米
C.500米
D.0米
【小题3】建设图中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   )
A.发电
B.航运
C.防洪
D.灌溉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仔细读图,注意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其弯曲状况,判断a、b两点所处的高度范围及剖面线穿过地区的地势高低变化。注意下图中红笔所描的等高线,所以500米<a<1000米,1000米<b<1500米,故排除选项A、B;而且有两处山谷的海拔高度大于500m小于1000m,如下图中的红点位置,故选项B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b点海拔在1000米和1500米之间,水利枢纽海拔高度在500米与1000米之间,所以b点与水利枢纽之间的可能高差范围是大于等于500m小于1000m,故选项C正确。
【小题3】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水利枢纽位于我国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其下游地区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又因为属于季风区,洪涝灾害频发,该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危害大,所以建设该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防洪,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题。
1.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3.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a
B.b
C.c
D.e
E.纬度
F.风带
G.地形
H.河流
I.3、4
G.5、6
7、8
9、10


参考答案:1. C
2. C
3. B


本题解析:1.根据题目叙述: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D为一般区,a、e纬度高,气温相对地,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b为舒适区,c有长江流经湿度大,两侧有低山阻挡,河谷地区温度适宜,风速较小。所以为最舒适区。所以选C项。
2.根据图示:甲为最不舒适区。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甲处海拔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湿度有变化。所以选C项。
3.该地位于江淮地区,3、4月份受冬季风影响,温度偏低;7月份出现伏旱天气,空气湿度小;9、10月份可能受台风天气影响,风速大。所以选B项。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气候和等值线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