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38:55
1、多选题 读右图,回答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读,该时节2.图示季节,北半球海陆气压的分布状况是3.形成①半岛季风气候的原因是
A.南半球正值夏季
B.北半球正值夏季
C.南半球正值冬季
D.北半球正值冬季
E.海洋被低压盘踞
F.陆地被低压盘踞
G.海洋被高压盘踞
H.陆地被高压盘踞
I.地形复杂多样
G.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球气温升高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参考答案:1. BC
2. BC
3. 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则为南半球冬季。
2.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上较同纬度的海洋气温高,故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即亚洲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3.图示①半岛为中南半岛,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考点:本题考查季风环流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从图示的东亚和南亚季风的风向判断季节,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结合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20分,每空2分)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表示暖锋的是___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表示暖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____(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4)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后的温度?,天气转?,雨区位置是锋?;B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雨区位置是?。
参考答案:(1)B? A?(2)b? a? (3)B?
(4)升高,晴,前;大风、多云雨天气,后。
本题解析:(1)A图冷气团后退,判断为暖锋;B图冷气团主动进攻,故判断为冷锋。(2)冷气团由于密度大,故分布于锋面之下。暖气团密度小,故分布于锋面之上。(3)我国冬季的寒潮属于冷锋影响的天气。(4)暖锋过境后,暖气团代替冷气团的位置,故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雨区位于冷气团一侧,为锋前。B为冷锋,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降温天气。雨区位于冷气团一侧为锋后。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锋面天气图的基本判断方法和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过程。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空气辐散大涡旋是:( )
A.南半球的反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反气旋
D.北半球的气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气旋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聚,北半球逆时针辐聚,反气旋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由此判断C正确。
考点:气旋与反气旋的大气运动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止冬季蔬菜受冻,与之关系密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即地面辐射②。
【小题2】“人造烟幕”通过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防霜冻。故选③。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该天气系统的最主要监测手段是
A.该天气系统属反气旋
B.该天气系统在西北大西洋出现的频率最高
C.该天气系统的最大风雨区位于系统的最外围
D.该天气系统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E.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F.利用气象雷达
G.利用探测气球
H.利用气象卫星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时中心气压比较低,为气旋。A是错误的。夏季温度高,过境时风力比较大并带来强降水,判定为台风。台风在西北大西洋出现的频率最高。B是错误的。台风过境时往往会带狂风、暴雨、风暴潮。最大雨区一般在台风中心附近。C是错误的。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D是正确的。
(2)台风的最主要监测手段是气象卫星进行跟踪监测。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