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36:04
1、单选题 2013年10月7日央视报道:据统计河北张北县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90%已到达过熟期。近几年,每年衰死和濒临衰死的约20%,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从2000年到2010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至3米,这也大大加快了防护林的衰死速度。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近10年来张北县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推断其原因主要是当地2.张北县防护林大量死亡,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是3.为使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B.水污染导致水源短缺
C.生产用水急剧增加
D.水资源调出大于调入
E.加重酸雨危害
F.加快土地退化
G.加速地面沉降
H.产生大量垃圾
I.移民和退耕还林
G.保护现有防护林
恢复当地水环境
最新和抚育结合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主要原因为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也有)。该县地处华北平原,严重的缺水,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故选C。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植被的作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消烟除尘等作用。植被的死亡,水土不断的流失,肥力下降,土壤退化,减轻了酸雨的危害;一定程度上使得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但不是主要危害,且与D项 没有关系。
3.植被的功能巨大,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植被。A项,移民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C项恢复水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期无效;B项合理,但是要发挥好的效益,除保护现有植被,还要不断更新,抚育更多的植被。
考点:本题考查 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世界能源进入“煤炭时代”大致在2.现阶段世界消费比例上升最快的能源是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
C.20世纪中期
D.20世纪末
E.天然气
F.石油
G.核能
H.太阳能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19世纪末20世纪初,煤炭超越木柴,成为最主要的能源。
2.由图可知,现阶段世界消费天然气上升最快。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图4“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2.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E.①②
F.②③
G.①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1.E表示从环境中获得的资源、能源,F表示工农业生产,G为给人类的消费产品。
2.E阶段表现为向环境过度索取物质和能量。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某地生态园区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功能区的对应,正确的是
①甲—居住区?②乙—种植区?
③丙—水源区?④丁—乳畜区2.对该生态园区的叙述有误的是
①存在废渣、废水和废气的污染?
②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
③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和肥料?
④不需要任何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意可知,从甲处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所以应该是居民区;从乙处产生大量动物的粪便,所以是畜牧业;丙处对外供水,所以是水源区。所以选择C项。
2.这个属于生态循环经济,废渣、废水和废气都回收利用,不存在废渣、废水和废气的污染,所以①是错误的;生态循环经济对技术要求高,所以④是错误的。选择D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生态文明。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2.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3.我国继上海实行休渔制度之后,今年已开始在长江实行休渔制度,其主要作用是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E.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F.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
G.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污染增多
H.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I.保护中华寻等珍惜鱼类洄游产卵
G.保护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鳍豚
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
我国渔获量已居世界首位,防止市场鱼类过剩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分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和后文明时期。而在工业文明时期,由于大力的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的追求环境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故选D。
2.在城市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工业集中,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在农村,更多的是生态的破坏,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压力,使得我国的环境压力巨大,故选A。而其他选项具有片面性。
3.休渔制度的实施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思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