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3-17 05:34: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质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B.人类填海造陆改变地表形态,也应属于地质作用
C.地质作用进行得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
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阳能只是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人类活动不属于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很快、很剧烈。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物质组成示意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地壳一化学元素一岩石一矿物
B、矿物一地壳一化学元素一岩石
C、地壳一矿物一化学元素一岩石
D、化学元素一矿物一岩石一地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与图中箭头④所示的地质作用、意义相同的箭头是                            
A.②
B.①
C.⑤
D.⑥
【小题2】图中箭头中反映页岩变成板岩的地质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
【小题1】④表示变质岩的生产,故与①具有相同意义。
【小题2】页岩属于沉积岩,板岩属于变质岩。故选④表示由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共12分)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下图中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1)简述甲区域的地势特征,并分析A处地貌类型的成因。(3分)
(2)阅读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2分)
(3)试分析喀什地区日较差大的原因(4分)
(4)读图形和材料分析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东低)。(1分)在河流出山口后因地势变缓,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物质在山前大量沉积而成。(2分)
(2)早期: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期:外力作用流水沉积。(2分)
(3)喀什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喀什地区植被稀疏下垫面的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所以日较差大(4分)
(4)地理位置特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中国西大门);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交通比较便利,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处绿洲,农业基础好。(每点1分,答足3点即可得满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图示区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在河流流出山口后,因地势变缓,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物质在山前大量沉积而成A地貌,是山麓冲积扇。
(2)根据右图,喀什地区位于地堑中,是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形成。后来在外力作用下,流水沉积形成。
(3)喀什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喀什地区植被稀疏下垫面的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所以日较差大。
(4)喀什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是中国西大门。有独特的景观、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政策支持,交通比较便利,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处绿洲,农业基础好。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地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是某地地下地层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建大型楼房应选址在B处
B.有可能在A处下部找到地下水
C.此图是断层构造图
D.B处为向斜并可在其下建地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