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32:15
1、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7月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该区域地形特征。(4分)
(2)判断此时A地的天气状况。(2分)
(3)近年来,洞庭湖区出现湖泊萎缩,洪涝灾害频繁的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这一治理思路的合理性。(6分)
参考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西部低山、丘陵广布;东部平原为主。(4分)
(2)天气炎热、晴燥 (2分)
(3)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2分)
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只要答出湖、江、山之间相关性,意思合理即可。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西部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
(2)图中虚线是等压线,根据数值变化可以判断为高压中心。A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天气晴朗干燥,气温较高。
(3)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由此分析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面积容积减小,湖泊调蓄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功能削弱,所以容易发生洪灾。因此从环境整体性考虑,应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东非高原上动物正向北迁徙
B.亚马孙河进入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繁茂
D.中国北极黄河站进入极昼期
小题2:如图所示①地的天气状况是
A.炎热干燥
B.阴雨连绵
C.天气晴朗
D.狂风暴雨
小题3:此时C地的盛行风向不可能的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季节的判断。根据图中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则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压向南移,巴西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的热带草原草木繁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①地正处于高压系统控制,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C处附近的气压状况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结合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该处吹偏南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中的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火山喷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终年温和多雨 ②植被具有耐旱特征 ?
③雨热同期?④夏季炎热干燥
A.华北平原麦浪滚滚
B.江淮地区阴雨连绵
C.开普敦烈日炎炎
D.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E.②④
F.②③
G.①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依据图中火山灰等值线的空间分布可知,该火山喷发时,盛行西南风,应受西风带的影响,北半球应是冬季,南半球应是夏季。所以开普敦烈日炎炎,而华北平原麦浪滚滚、江淮地区阴雨连绵时,应是北半球的夏季;巴西高原草木枯黄时,应是南半球的冬季。故选C。
2.该岛位于地中海内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植被具有耐旱特征。故选A。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世界气候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3题。 
1、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 ]
A、图①、图②
B、图④、图③
C、图①、图③
D、图④、图②
2、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
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B、苏州——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
D、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3、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
B、纬度
C、地形
D、洋流
参考答案:1、D
2、A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向?移动。
⑵D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为?。(热力因素或动力因素)从气流分布状况看:B地是?;从气压分布状况看:D地是?,名称为?。被气压中心D切断的气压带是?。
⑶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半年后风向为?,A处风向随季节发生显著改变的原因是?。
⑷图中E地风速比F地?,判断依据是?。
参考答案:(1)冬?南
(2)热力因素?气旋 高压?亚洲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东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小 F处等压线密集E稀疏
本题解析:(1)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所以是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2)D是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所以是热力因素,破坏了副极地低压带。B是低压中心,形成的是气旋。(3)亚洲东部在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造成风向的季节变化。(4)风力大小是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