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30:50
1、综合题 读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共12分)
(1)图13中,甲代表?,甲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对应图14中的?(填字母)。(3分)
(2)图14中气候类型A的成闭是终年受?带控制,该气候形成的自然带名称是?,在图15中对应的数字是?。(3分)
(3)上述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1分)
(4)E气候类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评价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5分)
参考答案:(1)(盛行)西风带(1分,注意:未答“……带’’不给分。)?地中海气候(1分)? C(1分)
(2)赤道低气压(1分)?热带雨林带(1分,注意:答“热带雨林”不得分。)①(1分,注意:“①”答成“l”、“(1)”均不得分,严格按照图中符号填写。)
(3)整体性(1分)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或夏季水热条件好、水热组合好(共2分,从水分、热量两方面回答。)?
不利影响: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水旱灾害(共2分,水灾1分,旱灾1分。)
本题解析:熟练掌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一轮复习的重点任务,模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展示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揭示地理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本题从三幅模式图入手,综合考查了“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自然带”等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气压带与风带’’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而不同“气候”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因此,学生对这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消化应是
循序渐进的,在复习,应提醒学生关注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分布规律可按对应关系联合记忆。
另外,本题中还要求“评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教师讲评时,应帮助学生建立答题的基本思路:“评价……影响”应从“有利”、“不利”两个方面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图中①-②-③的变化
B.图中③-④-⑤的变化
C.图中①-③-⑤的变化
D.图中①-⑥的变化
小题2:图中⑤处的天然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温带荒漠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小题1:图中横坐标从西向东表示热量和降水的变化是从高寒逐渐变为湿热,而纵坐标从北向南表示热量逐渐增多,所以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降水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逐渐减少)的是③-④-⑤的变化。
小题2:由上题分析可以得出③表示森林带,④为草原带,⑤为荒漠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 下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的,沿45°纬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
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回答(1)——(3)题。 
(1)推测图④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
? A、常绿硬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温带荒漠
? D、常绿阔叶林
(2)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
? A、海陆分布
? B、地壳运动
? C、海陆位置
? D、大气环流
(3)与图④自然环境特征最吻合的是
[? ]
? A、非洲大陆南端
? B、南美大陆南端
? C、澳大利亚大陆
? D、欧洲西部
参考答案:(1)C
(2)B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阿尔卑斯山、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四座山峰a、b、c、d位置及海拔高度判断,垂直自然带最多的是_______(a、b、c、d 中选一座),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低;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
(2)高;南 、北坡降水差异不大,南坡纬度低,又是向阳坡温度高
(3)a ;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普越完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自然带与图中A、B、C、D的对应关系。
①落叶阔叶林带?②针叶林带?③针叶阔叶混交林带?④常绿阔叶林带
A_______ ,B_______,C_______ ,D________。(填序号)(4分)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一地域分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北坡缺少森林植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参考答案:
(1)②?③?①?④?(4分,每空1分)
(2)山地垂直(1分) 峰顶与山麓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1分)
(3)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2分)
(4)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根据图示:A为针叶林;B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带;C为落叶阔叶林带;D为常绿阔叶林带。
(2)峰顶与山麓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所以形成了地理环境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北坡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所以缺少森林植被。
(4)雪线高度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所以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