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28:47
1、单选题 我国下列地形区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气候相对干旱的塔里木盆地
B.海拔相对较低的四川盆地
C.纬度相对较低的海南岛
D.空气相对稀薄的青藏高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海南岛图,回答下列分析甲乙丙丁四地适合建盐场的因素是(? )
A.甲地接近副高,降水少,蒸发旺盛
B.丙地地势平坦,盐场面积大,利于海水蒸发
C.丁地地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
D.乙地纬度低,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南岛的地理特征。从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东部在盛行风和地形的影响下,降水丰富;盐场的分布条件是地形平坦,光照充足。丁位于西部,地形平坦,地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晒盐。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京杭运河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为黄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我国已利用该河道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该工程(?)
A.自南向北沟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
B.不需动力调水,可以自流完成
C.可调水量较为丰富,但水质较差
D.实施过程中地形复杂,工程量很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地势高低,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故判断乙河流为黄河。
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自南向北沟通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A错误;由于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故该工程需要逐级抽水,耗电量大,B错误;该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调水量较大,但水质较差,C项正确,实施过程中由于有原京杭大运河可利用,故工程量较小,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基本概况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所示岛屿,从岛西北的洋浦港到岛西南的莺歌海的沙质海岸平原、河流三角洲及部分沙质台地上,形成一个狭长带状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读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甲?某岛雨季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
图乙?近50年该岛西部沙漠化面积和人为活动因子变化曲线
(1)雨季时,图示岛屿降水虽最多的地区高达____毫米以上。请简述该地降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图甲中相关信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有何分布特点。(4分)
(3)读图乙,描述近50年图示岛屿西部沙漠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该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6分)
(4)对图示岛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就该岛农业发展方向和前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他们收集整理出以下的气候资料:
该岛光照充足,夏长冬暖。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日均温妻10℃,积温达到8400?9200℃。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超过16℃;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这样的光热条件使该岛成为著名的热带物种基因库,也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若你是该小组成员,你认为该岛为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利用其与大陆上的季节差和品种差,在继续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可大力建设哪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参考答案:(1)2000?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2)(由河流流向四周可知地势中高周低,从而得出年均温等值线)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3)①1956年到1975年,沙漠化面积逐渐增加;其原因是人口数量增加、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②1975年后,沙漠化面积逐渐减少。原因: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营造人工林等措施,使森林覆盖率增加。
(4)发展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热带花卉等。培育(或引进)优良品种;发展无公害水果、蔬菜;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南岛有关知识和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甲图中等降水量线可以直接读出。第(2)题,由河流可推知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根据温度垂直递减率可知温度分布规律。第(3)题,由乙图中有关信息可以直接归纳出正确答案。第(4)题,结合农业生产规律归纳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小题2: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小题3: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过重重隧道后,暮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判定和对区域特征的理解及读图能力。
小题1:根据图示各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其大致所属的自然区域:①②位于黄土高原,③位于华北平原,④位于云贵高原,⑤⑥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域,据此判断图示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①②区域水土流失,③土壤盐碱化、旱涝灾害,④区域泥石流、滑坡,⑤区域洪涝、水土流失,⑥区域台风,选项B 正确。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区域水文特点:①区域水位季节变化大,②区域没有明显春汛,③区域河流来自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河流在冰期,⑥区域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河流汛期长,径流季节变化较小。故选项C 正确。
小题3:由问题情景可知该旅游者是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进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且经过了一高大山地—--秦岭,结合图示区域分布,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