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27:42
1、单选题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2、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关下列地区发生泥石流成因类型差异的正确叙述是
A.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属于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B.天山山地属于降水引发的泥石流
C.黄土高原属于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D.华北和东北山区属于冰川引发的泥石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边缘山区的泥石流,其形成发展与冰川作用过程密切(横断山区和川滇地区多降水引发的泥石流)。不论天气晴、阴、雨,冰川泥石流均有发生,且频繁猛烈而规模巨大。不是夏季暴雨多造成的,A错。天山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属于冰雪融水引发的泥石流,B错。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引发泥石流灾害,C对。华北东北山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冰川融水少,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地貌灾害的是
①洪水? ?②台风 ?③火山 ?④泥石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质地貌灾害的孕灾环境是岩石圈,所以火山、泥石流属于地质地貌灾害;而洪水属于水文灾害,台风属于气象灾害。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地质地貌灾害的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地震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认识地震,预测地震,可以防灾减灾。读以下相关材料,完成问题。(16分)
材料二: 新西兰两次地震对比表
小题1:写出下列板块名称: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小题2: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多地震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图中①②③三个地区中位于同一地震带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该地震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乙两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处海底岩石的年龄相比,较老的是______。
小题5:震级升高一级,能量增加约______倍。一次地震中,震中区………………(?)
①纵波先到达地表?②横波先到达地表?③先前后左右摇摆?④先上下颠簸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6:对比表中(材料二)新西兰两次地震,判断地震烈度较大的是震级为________级的地震,分析其造成烈度大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小题1: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小题2: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接处(1分),地壳不稳定多地震(1分)
小题3:①②(2分)?环太平洋地震带
小题4:甲为生长(张裂)边界,乙为消亡(碰撞)边界(2分)?乙
小题5:30? D (2分)
小题6:6.3级?震源深度较浅(1分),第二大城市据震中区较近,因而烈度大(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图中C为非洲板块,D为美洲板块。
小题2: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接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
小题3:图中①和②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③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小题4:根据图示:甲为生长边界,乙为消亡边界,板块生长边界处出现裂谷、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海沟处乙年龄较老。
小题5:震级升高一级,能量增加约30倍。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震中区纵波先到达地表,先上下颠簸。
小题6:对比表中(材料二)新西兰两次地震,判断地震烈度较大的是震级为6.3级的地震,造成烈度大的原因是震源深度较浅,第二大城市据震中区较近,因而烈度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为减轻泥石流危害,人类可以进行有效干预的是
①地下水渗透?②基岩岩性?③覆盖层质地?④泥石流路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该地质活动可能形成(?)的景观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C.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D.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为减轻泥石流危害,人类可以进行有效干预的是地下水渗透,覆盖层质地。距离地表近,人口可以有效干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滑坡泥石流能引起堰塞湖的产生,山水相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