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16:43
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影响图示中的地理事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2、这种地理事物的扩大反映了该地区地理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次生盐渍化
D、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参考答案:
(1)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沿江沿海的分布;位置形态呈点状分布。(3分)
(2)与新加坡相比,上海应进一步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拓宽渠道,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尤其是高等教育;加速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普及(3分)
(3) 不可行;把握“内陆省份”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差异、人才资源、历史基础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不能简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3分)
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提高。
不利: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热岛效应增强;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4分)
本题解析:
(1)从图形可知上海自贸区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主要沿江沿海分布;呈点状分布。
(2)新加坡与上海相比的优势都可以拿来学习。加强货物贸易;提高服务业的劳动效率;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高等教育;加速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普及等等。
(3) 不可行;由于“内陆省份”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差异、人才资源、历史基础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不能简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
(4)(4)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出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提高。不利: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热岛效应增强;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地影像。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表中可以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_____________
? ?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土流失;植被遭到破坏
(2)呈正相关
(3)C
(4)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 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它水量终年充沛,滋润着8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神秘的“生命王国”。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下列关于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为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而修建
B、从大西洋沿岸延伸到西部秘鲁边境
C、促进了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
D、修建雨林公路利于热带雨林的保护
3、关于下图亚马孙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表示,错误的是 
[? ]
A、① 原始森林状态下土壤肥力高
B、② 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
C、③ 经过几年耕作,土壤肥力降到最低
D、④ 弃耕后土壤肥力逐渐恢复
参考答案:1、A
2、D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等年日照时数线图
材料二:白酒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玉米、稻米、麦类、薯类等。水是白酒的血液,(酒)曲是酒的骨头,粮食则责无旁贷成为酒的肉体。四川在2008年提出了打造白酒金三角(图示阴影区域)发展战略,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区域内历史名酒众多: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成都五凤酒、绵竹剑南春等。
(1)指出川滇两省区省会城市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9分)
(2)西南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交通。简述该区域限制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9分)
(3)分析图示阴影区域发展酿酒工业的优势条件。(12分)
参考答案:
(1)(9分)
差异:昆明年日照时数多(2400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少(1200小时)(3分)
原因:①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南侧,海拔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②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终年多云雾天气,日照时间短。(每点3分,共6分)
(2)(9分)
①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地形起伏大(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四川盆地山岭环绕,低山丘陵起伏),修建交通线难度大。②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修建交通线困难多。③河流落差大,多急流峡谷,航运条件差。(每点3分,共9分)
(3)(12分)
①地处长江上游,水源充足,水质较好;②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盛产高粱、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酿酒原料丰富;③酿酒历史悠久,传统工艺精湛,酒的品质好;④政府政策支持。(每点3分,共12分)
本题解析:
(1)昆明由于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成都位于四川盆地,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西南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因素给交通线的修建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由于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也不利于航运。
(3)分析优势条件要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去分析,自然方面要从水源、原料(农作物)等,社会方面从技术、政策等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