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11:07
1、多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技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示意图(下图) 
1、图示黄河河段
[? ]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C、含沙量少
D、有凌汛现象
2、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 ]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充裕的劳力资源
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
A、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B、消除城乡差别
C、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D、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答案:1、BD
2、AD
3、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小题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
【小题2】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伸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考点:该题考查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
小题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7月份较小
小题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
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小题3: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天山冰川融化
B.黄河水注入渤海
C.东南沿海夏秋登陆的台风
D.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
小题1: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故7月降水少,则③地表径流量小。
小题2: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为地表径流,即③环节;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故植树造林能加大下渗,即④环节水量增加。
小题3: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内流区,故只参与内陆循环,而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性质划分,图中洋流应为2.此季节图中F半岛盛行的风向是3.关于E海域形成原因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海流
B.补偿流
C.寒流
D.暖流
E.西北风
F.西南风
G.东北风
H.东南风
I.消亡边界的两个板块碰撞运动形成
G.消亡边界的两个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生长边界的两个板块碰撞运动形成
生长边界的两个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洋流按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A、B选项是洋流的成因分类名称,不符合题意。图中洋流由南向北运动,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是从较高温度处向较低温度处运动,比流经海区温度高,是暖流。
2.F东面是北印度洋海区,夏季海水在西南风的吹送下由西南向东北运动,故此时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风。
3.E处是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由两个板块张裂形成,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考点:本组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知识的综合运用、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等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回答下列问题。(21分)
(1)据研究,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有?和?等。试分析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8分)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6分)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
(3)目前,非洲严重缺粮的原因是?,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理由是?。(4分)
(4)目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捎耗C02?(3分)
参考答案:(1)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辅射中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氟氯烃类化合物破坏臭氧层,使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增多.也会使大气增温。
(2)气候更加干旱?退化成草场?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的生长
(3)气候干旱?会西非降水减少,农业用水缺乏,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使粮食产量减少
(4)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石灰岩的溶蚀;河湖、海水对C02的溶解。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后果。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引起的,由于气温的升高,使得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异常,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如现在温带的耕作业发达地区将退化成草原,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加干旱;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生长等,从而使世界各地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