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54:26
1、填空题 图为某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构造地貌为 。(2分)
(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 。(2分)
(3)A、B、C三地中,在 地有可能存在地下暗河。(填字母) (3分)
(4)图中等高线 M处附近可能找到石英岩。(填数字) (3分)
参考答案:
(1)盆地
(2)背斜
(3)A
(4)400
本题解析:
(1)从等高线分布可以读出,此地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
(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此地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构造。
(3)A处为石灰岩,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是喀斯特地貌区的常见现象。
(4)石英岩是花岗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只有在花岗岩分布的岩层处才可能找到。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风化作用——冰川“U”形谷
B.侵蚀作用——庐山
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
D.沉积作用——河口三角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坚硬的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状风化物。而冰川“U”形谷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江西庐山是内力作用,而非侵蚀作用形成。搬运作用只是一个过渡环节,沙丘和戈壁对应风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河口三角洲是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科罗拉多大峡谷沿谷底向上分布着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史教科书”。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B.高压变质—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侵蚀搬运
D.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题意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沿谷底向上分布着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地层。形成的是沉积岩部分,所以是外力沉积;然后板块挤压地壳抬升,最后是流水的侵蚀形成谷地。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进行考察活动时绘制的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地貌在我国分布最为普遍的地区是 ( )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小题2】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下图地貌成因基本一致的是 (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幽深的峡湾
B.戈壁滩
C.东非大裂谷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地貌类型可知,该地区应该受流水侵蚀而形成地貌。根据图中塬可知,该地貌应该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小题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幽深的峡湾是冰川作用形成的;戈壁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考点:该题考查地貌类型及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9分)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乙处构造判断的依据是 。(4分)
(2)丙处的构造地貌是 ,其成因是 。(3分)
(3)若④岩层为含煤地层,乙丙丁三处,不能打到煤层的是 ,能进行露天开采的是 。(2分)
参考答案:
(1)断层(1分) 背斜(1分)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岩层向上拱起。(2分)
(2)向斜山(山岭)(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2分)
(3)乙(1分) 丁(1分)
本题解析:
(1)因甲处有断裂,且岩层发生了上下位移,所以其地质构造是断层;乙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岩层向上拱起,所以可判断为断层。
(2)丙处的地势高于周围,岩层向下弯曲,所以可以判断为向斜山;其成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3)因乙处的④岩层已经被外力侵蚀掉,所以在乙处不能打到煤层;因丁处的④岩层出露地表,所以可以对④岩层中的煤炭进行露天开采。
考点: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