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47:29
1、单选题 读下图,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读图,根据聚落选址的原则,从图中的等高线分布情况看,甲处地势不平坦,且距河流远,取水不方便,A错。乙地位于河流上游,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开阔,靠近河流,取水方便,且无水患灾害,B对。丙地位于河流下游山谷中,容易发生洪水灾害,C错。丁地是个海岛,淡水缺乏,取水不便,D错。
考点: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
A.0.6°C
B.1.8°C
C.2.5°C
D.4.6°C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海拔每降低100 m,气温升高0.6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内侧的那条等高线(2500 m等高线)附近是积雪分布的最低下限。c点的海拔为2200 m,故c点的气温大约为1.8 ℃。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2(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正常年份乙地区为全年多雨期时,丁区域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35°以南地区年蒸发量由南向北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E.东北小麦春播忙
F.阴雨绵绵梅子黄
G.稻田伏旱暑骄阳
H.落叶遍地披秋装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A 丙地在600毫米等闭合值线中间,并且该闭合等值线是在500-600毫米之间,所以根据等值线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丙地蒸发量大于600毫米。B 在35度以南等值线有闭合的也有弯曲的,但不是由南向北递减。C 根据等直线密集和稀疏看一看出数值的变化大小,甲地区等值线密集说明变化大。D改图的400毫米等值线经过河北山西陕西,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区分界线经过内蒙古的。
乙地区位于黄河流域,丁区域位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8月份处在雨季的时候,长江流域是伏旱天气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如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或山谷,点a、b、c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300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①、②、③、④沿线坡度最平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降落到P点的雨水会向哪个方向流动 ( )
A.南方
B.东南方
C.北方
D.西北方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在四条线上,单位距离间高差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则越缓(也可把图中海拔相同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形成一组等高线,通过等高线疏密进行判断)。A正确。
【小题2】把图中海拔相同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形成一组等高线。雨水在重力作用下会沿着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定流向正北方。C正确。
考点:坡度、雨水流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等流时线是指流域内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做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出口,这就是等流时线图(如图)。读图(图中数值为相对值)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
A.—般距流域出口越远
B.汇流时间长
C.等流时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
D.等流时线越密,说明流速越快
E.等流时线平直,说明地形坡度变化大
F.图示流域内,a、b等流时线之间植被覆盖率最高
G.图示流域内,c、d等流时线之间地形最平坦
H.图示流域内,等流时线数值大小与流量无关
I.甲、乙、丙三河段
G.甲河段落差最大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距离流域出口越近,等值线越小,而逐渐向河流上游递增,故A正确。图示等流时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B错误;等流时线越密,表示单位时间里水流距离越近,即流速越慢,C错误;等流时线较平直,表示流速稳定,应表示地形坡度变化小,D错误。
2.结合上题分析,图示a、b等流时线之间,等值线较稀疏,表示流速较快,应表示植被覆盖率较低,A错误;图示c、d等流时线分布最密集,表示流速最慢,反映地形最平坦,B正确;等流时线的分布直接反映流速的差异,C错误;河流落差大,应流速快,故等值线应最稀疏,图示甲、乙、丙三处等值线最密集为乙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特征的分析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看似陌生,但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耐心读图,掌握地形起伏、植被覆盖等因素对河流流速的影响,对选项中的内容一一分析其实比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