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42:59
1、综合题 (8分)下面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河谷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
(2)图中甲山脉如果是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聚落背后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图中聚落背后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北坡自然带较南坡复杂,雪线偏低
D.针叶林在北坡分布海拔较南坡偏高
(3)为对该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图中河流某处建起一大坝,并形成大型水库,下图是河流建坝前后河床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修建水库后,大坝上游河流水文特征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图中①、②表示建坝后的河床剖面图的是?,分析大坝上、下游剖面发生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岩层断裂下陷,流水沉积作用
(2)B
(3)①上游水位上升(流量变大),流速缓慢
②b, 上游堆积作用增强;下游侵蚀作用增强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地质地貌问题,及水利工程的认识和评价。
(1)根据其岩层的变化情况,应该分了两个阶段,先是内力作用,再是外力作用。所以图中河谷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岩层断裂下陷,流水沉积作用。
(2)根据图片信息中的箭头,如果图中甲山脉如果是秦岭,则图中聚落背后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南坡自然带较南坡复杂,雪线偏低,针叶林在北坡分布海拔较南坡偏低。
(3)考查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①修建水库后,大坝上游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可以从水流量、流速、季节变化等角度分析。
②根据图片的剖面图,图中①、②表示建坝后的河床剖面图的是b,大坝上、下游剖面发生变化的原因应该分别从上游、下游的角度分析,上游堆积作用增强;下游侵蚀作用增强。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5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
B.乙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小题2:人类对图示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小题1:根据图示的岩层分布,甲处中间岩层向向凹,判断为向斜,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
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故成山;A项错误。乙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B项
错误;丙处为火山,但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属于消亡地带;故C项错误。
丁处为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的边界,在大洋一侧形成海沟,故D项正确。
小题2: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为③环节,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是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①→④)形成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质时期(①→④)内,该地海岸线的变化是( )
A.①→③海退,③→④海进
B.①→③海进,③→④海退
C.①→②海退,②→④海进
D.①→②海进,②→④海退
【小题2】丙岩脉及丙岩脉形成时产生的丁岩石按成因划分分别属于( )
A.沉积岩、岩浆岩
B.岩浆岩、变质岩
C.变质岩、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③依次为砂岩→页岩→石灰岩,从浅海到深海沉积,反映当地从浅海过渡到深海,最有可能是海进造成的;③→④为石灰岩→页岩,反映出海水深度变浅,最有可能是海退造成的,故选B
【小题2】丙岩脉是岩浆侵入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岩浆岩;丙岩脉形成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使丁处石灰岩变质,形成变质岩,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甲处的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
①水平挤压 ②水平拉伸 ③地壳下降 ④地壳上升 ⑤外力侵蚀 ⑥外力沉积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读图,甲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①对。水平拉伸形成的是断裂或断层,②错。顶部岩层有缺失,说明地壳上升,受外力侵蚀作用,④、⑤对,③、⑥错。所以B对。
考点:地质构造及形成过程,主要地质作用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个板块碰撞而形成的,这两个板块是(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会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考点:该题考查板块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