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39:11
1、单选题 读我国东北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图5),回答19~20题。
小题1: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是使用玉米芯。与其他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制取木糖醇的主要好处是? (? )
A.扩大林木的使用范围
B.有利于减轻酸雨危害
C.推动工业化进程
D.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
小题2:下列关于该地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B.减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C.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
D.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小题1:用玉米芯作原料制取木糖醇可以减少林木的使用,从而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故选D。
小题2:由图可知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充分利用了玉米资源,从而减轻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以及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但不会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8“某四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示意”,回答:
小题1:四地区中复种指数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四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影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从气候条件考虑,四地区中农业产值构成最有可能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该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图的分析,考查4个地点的气候类型。
小题1:地点①一月份气温在0°C以下,说明只能是温带季风气候或者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对应的7月份降水量在全年中所占的比例较多,所以不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得出地点①是温带季风性气候。地点②全年气温在0°C以上,并且1月份是0°C附近,1月、7月温差较小,说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点③全年气温在20°C以上,只能是热带气候,而7月份降水较多(600毫米左右),所以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地点④7月份降水少,但温度高,只能是地中海式气候。故复种指数是由热量的多少决定的作物熟制,热带地区复种指数最高。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冬春季节能受到干旱、寒潮的影响,只能是温带季风气候区。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在四个地点中只能是温带海洋气候(西欧地区乳畜业发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荫房,也叫葡萄干晾房(如图),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在夏季,鲜葡萄经过30—40天的晾制,即可风干为葡萄干。据说,这样晾制而成的葡萄干翠绿如新,甘甜不减。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有关新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显著
B.以荒漠景观为主
C.高原地形为主
D.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小题2:荫房晾制的葡萄干翠绿如新,甘甜不减,主要得益于
A.充足的光照
B.干燥的空气
C.土墙吸湿
D.保鲜技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新疆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燥,风力作用显著,以荒漠景观为主,A、B正确;以盆地、山地为主的地形,C错;降水少,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正确。?
小题2:新疆晾制葡萄干,充分利用该区域的气候干旱的特征。在通风透气的房内挂晾葡萄,加之夏季气温高,干旱,鲜葡萄经过30—40天的晾制,葡萄中的水份自然蒸发散失即可风干为葡萄干。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美国、加拿大、中国、丹麦、印度五国小麦农作物比较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甲、乙、丙、丁、戊五国的判定正确的是
A.美国、加拿大、中国、印度、丹麦
B.中国、加拿大、美国、印度、丹麦
C.印度、加拿大、美国、中国、丹麦
D.丹麦、印度、美国、加拿大、中国
小题2:有关图中甲国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单产较高是由于该国农业现代化最发达
B.该国人均产量居图中几国之首
C.该国是重要粮食出口国
D.该农作物在该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中国的粮食产量是世界最高的是甲;丹麦的耕地面积最小是戊;美国总产多,仅次于中国是丙;印度耕地面积广,产量高是丁;加拿大总产较少,单产较高是乙。选B正确。
小题2:甲是中国,单产较高是集约化生产,A错;中国人口众多,我均产量低,B错;中国粮食主要是自给,C错;中国小麦生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选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藏波密至墨脱的公路被称为墨脱公路,该公路全长约117千米,穿越了嘎隆拉雪山和六条江河。该工程已于2010年12月竣工,至此,全国所有的县均实现了公路通达。
(1)分析该地区自然带的主要特征及成因。(10分)
(2)说明墨脱县境内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该县水能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12分)
(3)简述墨脱公路在施工中遇到的自然困难。(8分)
(4)甲河流域附近是印度最大的茶叶产地,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特征:自然带垂直变化明显;垂直带谱较完整;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热带雨林带)。(6分)原因: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麓所处的纬度较低。(4分)
(2)水文特征:径流量大;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6分)
原因:技术要求高,工程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经济较落后;人口稀少,对电力需求量小。(6分)(3)自然困难:地形崎岖,山高谷深;穿越雪山、江河;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气候环境恶劣,降水集中;生态环境脆弱。(8分)
(4)地势起伏,排水条件较好;地处低纬,热量充足;降水量大,气候潮湿,空气湿度大;土壤呈酸性等。(6分)
本题解析:
(1)自然带的差异性,也即地域分异规律包括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降水,表现是由森林到荒漠的递变。而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体现在热量带的变化上。图中看出墨脱县高差很大,主要特点是自然带垂直变化明显。山地所处的纬度愈低,山地海拔高度愈高,山地垂直自然带愈复杂;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山地所处的水平地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带,水热条件湿热,所以山麓自然带即基带,属于赤道雨林带(即热带雨林带);长白山处于温带湿润地带,所以基带是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地形情况很复杂,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相对高度很大,又处于热带边缘,所以垂直带非常复杂而相当完整;北坡相对高度不大,北坡坡麓就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所以垂直自然带比较简单。根据墨脱县的地理位置,模仿上面分析可以总结出答案。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下面分析
①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②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③结冰期:有无、长短
④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模式,我们联系材料进行分析(见下图):
根据年降水量和地形判断,墨脱县水能资源丰富。但是,墨脱县水能开发程度较低,说明其开发面临很多困难。墨脱县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仅1万余人,说明用电量很小。由该县是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可以看出,墨脱经济落后缺乏开发水电的资金。而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更是增加了开发水电的难度。
(3)交通线建设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地形、地质、气候、社会经济、科技等。墨脱县周围高山环绕,修建铁路会面临地形崎岖、山高谷深、跨越大江大河(图文中信息)的困难。有的山脉海拔很高,需要穿越雪山。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施工期间会受到影响。喜马拉雅山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
(4)茶树的生长习性:
①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②温度:一年中茶树的生长期是由温度条件支配的,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20—30~C,气温下降到一10~C以下时,就会受到严重的冻害。
③水分:年降雨量在1 500毫米左右时最适宜茶树生长,一般在茶树生长期中,平均每月降雨量有100毫米亦可。
④土壤: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茶树为深根植物,要求土壤的土层深厚、土质松疏、排水和通气较好。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为pH值在4.5~6.5之间的酸性土壤。
⑤地形:茶园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对茶树的生育有利,但也不是越高越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既然试题要求甲河流域种植茶树的有利自然条件,那么我们就根据茶树生长的以上要求进行简要叙述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