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3-17 04:31: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B、矿物是岩石圈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C、花岗岩是由石英、云母、方解石等集合而成
D、地壳本身的物质在不断循环和转化的同时,与其外界不进行物质的循环和交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典型地貌,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2.图中的景观在以下哪一地形区中广泛分布3.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E.青藏高原
F.长江中下游平原
G.云贵高原
H.四川盆地
I.地处热带,风景优美
G.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变化特点
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水陆交通的通达性好,旅游吸引半径大


参考答案:1. D
2. C
3. C


本题解析:1.图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山体岩石为石灰岩,形成的原因是流水的溶蚀作用。
2.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广泛分布。
3.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是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石(岩)属于
A.变质岩
B.岩浆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岩石的成因及类型。
大理岩、板岩都属于变质岩。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2分)呼包银榆位于三省交界处,区内灌溉农业发达,矿产丰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上图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图中从B到A地区的植被依次出现荒漠——荒漠草原——___________。制约该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              。(2分)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2分)
(3)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的美誉,该地灌溉农业发达,但在灌溉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比较好的灌溉方式为       。(4分)
(4)据报道,银川市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现湖泊蓄水量不及三分之一,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草原(2分) 水源 (2分)    
(2)向斜构造;(2分)    
(3)土壤盐渍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2分)    滴灌(或喷灌)(2分);
(4)①规划设计欠妥;②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③地表径流缺乏,水资源短缺;④沙质土壤,水下渗能力强。(每要点2分,答对2点即可得到满分4分)


本题解析:
(1)由B到A离海洋越来越近,降水逐渐增多,植被类型由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同一纬度带温度变化不大,降水是影响植被类型的主要原因。
(2)从第二幅图可见岩层向上弯曲(同一高度岩层中部新两侧老)为向斜。
(3)河套平原位于我国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土地盐碱化。比较好的灌溉方式为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
(4)河套平原位于我国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沙质土壤下渗严重,建人工湖规划设计不合理,黄河经过才使得这一地区成为西北农业生产基础,地表径流缺乏,水资源短缺,湖泊不可能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西北自然带分布规律、地质构造、河套平原发展农业易形成的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 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小题2: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I、II? B III、IV? C I、III? D II、IV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为山前平原,坡度和缓,可平整土地开垦农田;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且属于山前平原河段,泥沙沉积,河床较对岸平缓且有断层,不宜修护坡堤。丙处的上部,坡度较陡,不适合开垦梯田,应注重生态保护;丁处为山谷中,为防止流水下切侵蚀、水土流失加剧,打坝於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措施?。
小题2:由图示可知,I处为河流冲积平原,属于外力作用;II处为断层构造,由内力作用形成;III处为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IV处为岩浆岩,由岩浆活动形成,属于内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