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地理环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3-17 04:26: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判断4道问题。

小题1: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该重工业区附近矮牵牛的叶子枯黄率比较高,该重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可能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机械制造  
D.服装制造
小题3:仅从重工业生产的特点看,该重工业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应采用 ?(?)
①水运?②公路运输?③航空运输?④铁路运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4: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东北部位于我国冬夏季盛行风垂直的郊外,且地租比较便宜,适宜发展重工业。
小题2:根据植物的指示作用可知,矮牵牛的叶子、花对酸碱度有反应,能够指示大气中的酸性物质状况。
小题3:重工业运输量大,需要选择运输量大的运输方式。
小题4:甲地交通便利;处在城市外围,环境好;适宜发展成为高级住宅区。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参考答案:(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2)起点高 起步早 速度快 水平高
(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 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4)质量(内涵发展)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5)② ③ ①


本题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江苏城市化水平南北差距较大,南高北低,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关。第(2)题,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可从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发展速度快慢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与南京都市圈相比,苏锡常都市圈离上海较近,受上海辐射影响大,因此成为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淮安位于苏北腹地,水陆交通便利,规划其作为增长极,可带动苏北地区的发展。
第(4)题,今后江苏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强调质量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苏南苏北的协调发展、城乡之间统筹发展等等。第(5)题,今后江苏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不同。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今后主要是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苏中地区离长三角近,因此要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苏北地区要发挥大城市的核心和带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 我国城市新区建设方兴未艾,而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市中心衰落区的开发,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在市区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据此回答1—2题。
1、对于新区建设和再城市化说法合理的是

[? ]


A、建设城市新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旧城的文物古迹,是保护与发展两不误的好措施
B、相对于新区建设而言,旧城改造可获得廉价的建设用地
C、旧城的再城市化面临着拆迁费用高等问题
D、新区建设会占用大量耕地,所以我国当前也应走再城市化的道路
2、城市新区与旧城区之间往往预留大量的非城市化用地,其目的是

[? ]


A、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
B、尽可能割裂两城区之间的联系,使它们各自独立发展
C、为两个城市之间建绿化带,其功能一定是公园
D、预留非城市化用地是资源的浪费,不应预留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迅速。上海城市化水平最高,达88.7%,贵州城市化水平最低,只有27.5%。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关于促使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B.城市新区的建设使城市面积迅速扩大
C.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使农村人口在减少
D.受人口增长周期性影响,城市人口正值增长的高峰期
小题2:贵州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根本原因是
A.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B.经济发展水平低
C.位于云贵高原,自然条件恶劣
D.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教育水平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小题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故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能促进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
小题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地的城市化水平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故贵州城市化水平低源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某城市体系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10~11题。

小题1:图示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资源
小题2: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布局的综合分析。
小题1:注意“城市形成的原因”,图示早期城市分布于河流交汇处,故河流是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小题2:根据图示城市逐渐向交通便利的公路、铁路沿线和港口地区发展,故交通on个条件的发展是其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