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21:13
1、单选题 海地(18.50N,72.50w)当地时问2009年12月12日16时56分,发生里氏7.O级地震。该国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地震发生后,联合国要及时获取地震对当地破坏程度的信息。其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数字地球”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
2、单选题 有关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季节性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
B.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C.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流水不畅
D.人类活动对洪涝灾害几乎没有影响
3、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属于减少受灾体易损性的是(?)?
A.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门
B.地震发生时跳窗逃生
C.山区砍伐森林减轻对水流的阻力
D.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
4、单选题 我国北方地区在不同季节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有(?)
①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 ②春季和夏季的干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③春季和秋季的台风袭击华北地区④春季和夏季的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单选题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据此回答1~2题。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储备基地的位置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