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16 07:56: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背景材料: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纤维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
A.白色农业
B.绿色农业
C.彩色农业
D.蓝色农业
小题2: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
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绿色农业,B对。
小题2: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其布局应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C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湖南某丘陵地区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 ]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C、增产粮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安徽省某镇是“蓝田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下图回答下题。

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其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虽然不利于蔬菜有机质的积累,但能够提高蔬菜产量
B.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C.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蔬菜产量
D.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农业。温室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利用温室的保温效应,二氧化碳就是典型的温室气体,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优到劣的五个等级。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2.从新郑运5吨大枣到郑州金水区,应选择图中的3.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
A.a是航空 
B.b是河运
C.c是海运 
D.d是公路
E.c运输方式
F.d运输方式
G.b运输方式
H.a运输方式
I.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
G.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
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


参考答案:1. A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五种交通运输的基本特征,速度最快、运量较小,而运价高的a应表示航空;b最为机动灵活,运量较小,运价较高,速度较快,为公路;e运量和运价具有最大优势,但速度最慢,故判断为海运;运价较低,速度较慢,运量较大,灵活性较差的d为河运,则c为铁路。
2.结合上题分析,从新郑运5吨大枣到郑州金水区,运量不大,距离不长,故可选择公路运输。
3.山村之间的公路建设主要考虑选择有利地形,而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五种主要交通方式在运量、运价和速度等方面的基本差异,进而准确判断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并能结合具体的案例从距离、运量等方面分析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图19,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特点。(3分)
(2)分别说出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说明B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5分)
(3)列举减少A地区地质灾害的针对性措施。(2分)


参考答案:(10分)
(1)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3分)
(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1分);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1分)。
自然原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1分);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1分);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1分)。(5分)
(3)加强植树造林;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答对其中两项给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图中区域中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根据图示:黄土高原区的地质灾害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B地区为云贵高原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所以容易产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
(3)黄土高原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植树造林;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