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48:10
1、单选题 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2题。
小题1:依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两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小题2: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
A.1825年前后
B.1875年前后
C.1925年前后
D.1950年前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小题1:图中N1和N2表示两类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图中显示在20世纪70 年代中期两条线相交,即所占比重持平。
小题2: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比重,即分析图中M1和M2曲线的变化。由于M1一直大于M2,故可确定M2代表欠发达地区。图中显示M2从1925年前后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省会、地级市、县和县级市三类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 ]
A.省会
B.地级市
C.县和县级市
D.地级市和县和县级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不同地区民居特征可以反映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保护四合院意义不仅仅是保护老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四合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合院的四面围墙,体现了身份地位
B.坐北朝南的正房为主人居住的房间
C.四合院的最大优点是冬暖夏凉
D.四合院的形成与北方地区的气候无关
小题2:下列各地的民居特征,表述不准确的是
A.湿热地区雨水多,墙体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可以保持屋内干爽
B.寒冷地区的劲、雪大, 屋顶建成高耸的平顶,不易积雪,还可晾晒农产品
C.西双版纳的民居高脚、窗大、墙体薄,有利于排水散热
D.气候干旱的北非,墙厚窗小,保持室内温度较低,防止风沙的入侵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过着一种安逸、消闲、清静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欢欣、天伦的乐趣,A错误;冬天四合院建筑夹墙内可以作暖墙,而且正房较高可以挡风,所以冬天不会太冷,但并不是不冷,C错误;四合院的形成与北方地区的气候有关,D错误;答案选B。
小题2:寒冷地区的气候:风劲、雪大,高耸的尖尖的屋顶,不易积雪;干旱地区屋顶晒农产品。所以B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
[? ]
A、外部空间形态为条带状
B、高速公路布局不合理,干扰了市区交通
C、主城区呈现放射状道路网
D、随着城市的发展,铁路对主城区交通有一定干扰性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适宜建化工厂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表二: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表二: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有关数据
| 时间(年) | 1955 | 1964 | 1969 | 1984 | 1989 | 1994 |
| 城市人口比重(%) | 14.1 | 18.2 | 17.6 | 22 | 25.7 | 28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表可知,城市人口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1964—1969年曾一度下降,故A错,B正确;我国目前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而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D错。
小题2: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A正确;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是由于其经济水平低,B因果关系倒置,错误;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了城市化进程,C、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