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36:23
1、综合题 (23分)读欧洲西部区域图(图1)、某种农业区图(图2),结合A城市最低气温资料(图3)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图2中农业区区域内(阴影部分)1月气温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一位在A城市留学的中国学生,1月份乘轮船回国探亲,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发现风浪很大。船员解释说:这是这个季节该海域常见的现象。请你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6分)
(3)结合气温资料(图3),分析该时段英国有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及原因。(4分)
(4)图2中的某种农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图中的,B、C两地都大量种植水果、蔬菜、花卉,被称为发展时鲜业的基地,但两地同类产品竞争激烈,试比较B、C两地发展时鲜业的差异。(5分)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个国家分别是
A.俄罗斯、美国
B.中国、美国
C.俄罗斯、加拿大
D.都是美国
小题2:丙处海峡的名称是
A.德雷克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综合题 (10分)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A、C分别为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和最高点,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成因:
A处是由于?(1分)形成的, C处是由于?
?(1分)形成的。
(2)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类型及其成因。(4分)
| ? | 气候类型 | 成因 |
| B两地 | ? | ? |
| D两地 | ? | ? |
![]() | 家庭(户) | 人口(人) | 耕地面积(亩) | 水田面积(亩) | 水稻单产(千克/亩) | 出售稻米(千克) | 机械?(台) |
| 数据 | 26 | 93 | 82 | 56 | 1 160 | 6 496 | 2 |
4、单选题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
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转型阶段的描述
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小题2: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
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
④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单选题 巴西迁都内陆高原,方便了对内地的管理,加快了内地的开发,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从自然原因考虑是因为
A.巴西沿海的气候发生了变化,导致环境恶化
B.巴西高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于种植业的发展
C.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
D巴西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气候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