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34:55
1、单选题 下图为“气旋和反气旋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影响我国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在秋季常出现的“秋高气爽”的天气系统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一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右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左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据此回答18~19题。
小题1: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
A.地中海
B.印度洋北部
C.大西洋赤道附近
D.西北大西洋
小题2: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影响 ④地表状况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从题目可知甲地7月降水多,说明此时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1月降水多,说明此时乙地位于迎风坡,7月、1月风向不同且大致相反,故应为季风气候区,同时由图推知该岛屿平均海拔较高,结合选项可知该岛屿位于印度洋北部。
小题2:甲乙两地降水差异与大气环流(季风)和地形(地表状况)有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降水和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某月沿55°N纬线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根据经度位置,说出图中A部分所属的大洲或大洋名称。(2分)
(2)从图中的温度差异,判断当地季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3)比较B、D两地气温差异,并简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北美洲 (2分)
(2)冬季(2分) 同纬度的陆地C处的气温比海洋B、D两处的低(2分)
(3)B比D气温高(2分)。B受暖流影响,且海洋性强;(2分)D受寒流影响,且海洋性弱。(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经度变化方向是由东向西度数增加,可知该区域经度是西经;所以A部分的经度范围大约是50°W—130°W,该图所示地区在55°N纬线附近,结合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可知,A部分所属大洲是北美洲。
(2)注意判断A、B、D三地的海陆状况。由图结合上题可知A部分位于北美大陆,所以B处为太平洋,D处为大西洋;由图可知C部分表示陆地上的气温,大部分地区在—20℃左右,B、D两处气温则比A地高,所以此时属于冬季,理由是同纬度的陆地C处的气温比海洋B、D两处的低。
(3)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区域位于中高纬度,大陆西侧是暖流,大陆东侧是寒流,所以B比D气温高。B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温度比同纬度海洋高,且温差小,海洋性强;D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且海洋性弱。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8分)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 ________ _______B__________ _____。
(2)A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是___ ______
_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 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 为主要特征。
(4)D地系印度半岛,7月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小题2】冬季大陆温度低、气流下沉 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题3】西北(偏北) 东北 寒冷干燥
【小题4】西南
夏季,南半球的东南季风(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A为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中心,为亚洲高压;B为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为阿留申低压。
【小题2】亚洲高压的成因主要从海陆热力形成的差异分析。亚洲高压的中心位于60°附近,故切断了该纬度的副极地低压带。
【小题3】根据此时北半球的气压中心分布判断为北半球冬季,故C位于东亚,形成西北风;D位于南亚,形成东北风。冬季我国受西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
【小题4】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其成因主要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和季风环流的分布与成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示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分布判断季节,并结合不同季节东亚与南亚季风的风向与成因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