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交通运输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16 07:10: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上海宝钢需从澳大利亚进口一批铁矿石,最佳运输方式是
A.海运  
B.航空  
C.河运  
D.铁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运量大,且海运运费低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该图是武广高铁线路分布情况。武广高铁2009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使武汉到广州运行最短时间缩短至3小时16分。线路全长1068.8千米,全线共有桥梁684座、隧道226座,桥隧所占线路比例近70%。

(1)指出武广高铁线路总体走向,并根据图中信息指出该线路出现多处折弯的原因。(4分)
(2)分析武广高铁多桥梁和隧道的原因。(6分)
(3)武广高铁通车后,沿线城市的公路客运量有增有减,分别说明其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南北(西北—东南)走向。经过更多的城市,加强城市间的联系(提高线路的社会经济价值)。
(2)穿越较多的河湖(谷地)和山地,线路平直(减少弯道,降低坡度),少占农田,与原有交通线立体交叉,减少对沿线居民(生态环境或植被)的不利影响。
(3)客流总量增加,部分城市公路客流集散量随之增加;铁路分流部分客流,部分城市公路客流集散量随之减少。


本题解析:
第(1)题,据图中的方向标及线路的走向可知武广高铁线路总体走向为南北走向。该线路出现多处折弯连接着一些主要城市,这是加强城市间的联系。
第(2)题,武广高铁多桥梁和隧道是受地形、水文的影响,沿途通过较多的河湖和山地(如图所示)高铁线路要求平直,为少占农田、减少对沿线居民的不利影响。

第(3)题,沿线城市的公路客运总量,由于乘坐高铁的人增多而增加,在高铁的转乘城市的公路客流集散随之增加,而不需转乘的城市,由于高铁的吸引而客流量降低。
点评:本题组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交通运输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大连港示意图”(图7-3-12),回答;

(1)海中的防坡堤主要是为了防止?风产生的波浪。
(2)大连港是否有泥沙淤塞现象,为什么?
(3)大连港冬季是否封冻,为什么?
(4)从经济因素分析大连港成为我国北方最大海港的原因?


参考答案::(1)冬季?(2)大连港海湾沿岸无大河流入,位于黄海附近也无海域泥沙流影响,所以港内无淤积现象?(3)这里气候温和,受暖流影响,冬季港区不封冻,四季通航?(4)大连港港阔水深,终年不冻,又无泥沙淤积现象,是优良海港。大连港以东北三省为经济腹地,这里有我国的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糖料作物基地,大豆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煤、铁、石油产地,腹地经济实力雄厚;大连是我国北方特大城市,有花园城市之称,经济发展迅速,大连港以大连为依托,发展迅速


本题解析::(1)大连位于我国北方季风区,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图中的防波堤主要是为了防止冬季西北风产生的波浪。(2)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陆地面积狭窄,无大河流汇入港区,所以无泥沙沉积现象。(3)由于受暖流影响,冬季不封冻。(4)从港区条件、腹地条件、依托优势等方面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受气象条件影响最大和最小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
D.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航空运输的运具为飞机,而飞机起降受天气状况影响大,故航空运输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最大;管道运输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输方式,运量大,连续性强,受气象条件影响最小。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通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信是指国家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以传递信息的方式
B、通信是指邮件在地理位置上的移动过程
C、邮政通信主要包括寄信、汇款、电报等
D、电信通信主要包括电话、传真等各种信息服务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